即目二首 其二
李达 〔明代〕
家鸽动成群,盘空复入云。霜毛肯为伍,霄汉偶相闻。
又看斜飞去,遥怜只影分。岁寒天地闭,何处更逢君?
晚晴山中即事
野殿半晴云,参差霁色分。枫林残雨在,犹耐夕阳薰。
阿砺
阿砺步不稳,行路辄欲奔。閒园饶隙地,颠蹶卧芳茵。
踰时犹未起,阿母岂怒嗔!素手揽入怀,拍却彩衣尘。
阿婆聘衔蝉,此物心性驯。有时亭午际,南荣负暄辰。
稳睡方斯须,驱之绕床巡。尾落一握中,提起哀鸣频。
归来面黧黑,浴缸跃修鳞。饥渴似难忍,每欲吮毛巾。
喂饭又吐哺,反侧双眉嚬。转走冲门去,此去不无因。
雀斗屋檐头,为欲指示人。呼名不离口,惊飞杳难亲。
白发敬老辈,雁行呼弟昆。皆称礼仪备,岐嶷更绝伦。
阿爷不读书,甘心久沉沦。汝不得再尔,应须早致身。
别云间
夏完淳 〔明代〕
入山杂咏二十首 其十六
释函可 〔明代〕
千峰寂寂待知音,人世纷纭那许寻。不是我来频寄迹,孤他泉壑万年心。
大翁出塞亦既抱孙矣复连举四子戏赠二首 其一
含饴亦自足欢娱,又见双双挽白须。便使郑图添百子,可能代得老翁无。
偶成
日日空山一卷书,行吟孤坐外无馀。清风寺里僧来到,说道明朝是岁除。
入山杂咏二十首 其十四
半掩柴关一径苔,山梨几树落堆堆。老僧定起开眸看,疑是山猿拾果来。
桃源词二首 其一
当年鬼哭便应焚,灰冷难招坑底魂。先世为儒知不免,桃花那得到儿孙。
木公书来极言乾公近状同难蒙福志喜
白昼轻裘度玉门,须眉耿耿暗声吞。此行不为乡情重,携取春风散五原。
看花
春色蒙头过去休,偶随山鹿树边留。年年花发无心看,不似今年花更愁。
忆故山梅
不如此地雪花多,月落村头可奈何。翠羽无声魂已碎,梦中蝴蝶泪成河。
忆古松堂
门外鸾溪面面山,古松正对第三间。只今纵到翻经处,松亦苍颜我老颜。
示学人三十首 其十二
逆流易自持,顺流多失措。人世陷其身,不以危险故。
君子慎平康,一步一回顾。
闻耀寰仓卒就道
边塞虽云苦,久客亦有情。况复饮啄多,相与若弟兄。
言别已两月,依依不能行。昨日顾荒寺,犹云候层冰。
今晨寄声来,急促事长征。牛车满残帙,牵儿苦伶仃。
岂不惜离别,严驱无暂停。寸心未一言,遥遥望前尘。
冬日偶成十首 其二
古人各有为,何况今之人。黄金葬神仙,白纸裹儒绅。
最苦狮子皮,束缚老狐身。为龟苦不灵,为麟苦不仁。
安得无为者,相与率天真。
住金塔寺十四首 其十四
安居金塔寺,高吟金塔篇。主人情缱绻,老病意留连。
今冬又且过,不敢拟来年。
采药
灵根产兹土,辽邈绝人际。一本三四桠,围叶如张盖。
结实挺中央,颗颗坠红米。高出众草上,百步望光采。
群生必有长,约略具形体。无茎曰睡参,坚白味数倍。
天子怜病人,岁中必命采。枵腹入深林,阴翳日月晦。
旧人去易归,新人迷道里。抱参不敢嚼,往往饱虎兕。
神农开祸先,遗累终不已。
寒夜作
日光堕地风烈烈,满眼黄沙吹作雪。三更雪尽寒更切,泥床如水衾如铁。
骨战唇摇肤寸裂,魂魄茫茫收不得。谁能直劈天门开,放出月光一点来。
黄石藏惠药
释函是 〔明代〕
从来不厌病,以此入无生。万境皆休歇,一心无所轻。
鸟归深树噪,月向高空明。惟有石藏老,能羁予俗情。
古冈闻警
所见非今日,惊闻又一时。天心不厌乱,人事欲何为。
薄海旌旗蔽,孤城画角悲。十年尘世外,归梦亦迟迟。
十一月三十夜
明朝又腊月,因病觉时过。祖意逢人少,青山去日多。
亮公曾有约,瓒老定如何。早岁深云志,而今鬓渐皤。
九日登三老峰
叶落万山紫,披云信短筇。恰逢重九日,独上最高峰。
海色连秋汉,风声杂晚钟。黄花今又醉,犹是去年侬。
冬日
厌闹思投老,甘心堕小乘。时危村寺稳,道替竹林增。
适意惟高枕,清谈共数僧。海门红日下,危坐剔孤灯。
到归宗怅止言澹归未至
匡山不易到,之子滞江城。更忆临岐话,难为旷别情。
衲衣千缕薄,楖栗万山轻。多是少年事,风尘愧老成。
得吼万琼州信
海外行人少,艰难远寄书。兵荒千里外,存殁九年馀。
目尽无飞雁,天长只敝庐。徘徊山日下,一倍惜居诸。
阻风宿险处
旅泊不知处,深村似有人。波涛殊未已,舟子益相亲。
乾叶弄寒月,凄风吹夜燐。无心造物妒,辛苦隐山身。
康熙庚戌孟秋制府周彝初持服北归道出韶石订入山不果赋诗三首奉柬兼以为别 其二
孝治兴朝重,覃恩守制还。哀音联北雁,遗爱见南蛮。
愿深楼至后,心许懒残閒。渺渺江云暮,停舟何处湾。
望石鉴归舟不至二首 其二
眼望千峰迩,心悬一夜遥。山禽迷野岸,春柳暗横桥。
夕照江河阔,风灯云树摇。何堪更筹量,欢会在明朝。
叹逝
天高不可问,人事日荒唐。芳草绿绵密,王孙归渺茫。
释子平湖殁,无禅穗石亡。馀生多涕泪,孤雁入寒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