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馨岁暮见怀且屡以多作诗为劝戏荅三首 其二
李达 〔明代〕
松与菖蒲次第栽,屋小却拄乾坤开。汲泉早计水仙舞,移竹要防山鬼来。
冷淡生涯推不去,周旋俗客闻应回。惟君丘壑意颇切,更待浊醪倾一杯。
水调歌头
汪洋 〔明代〕
灯火悄移世,秋气雨中来。关山徒写萧瑟,云意压虚台。
未许苍茫吊古,惟见指间红烬,胸次未尝开。观照百骸遍,天地一浮埃。
冷蛩涩,搅人梦,落天涯。五湖倦客多少,烟暝失欢哀。
忽听空廊一叶,疑有惊飙初过,竹影卧苍苔。恍惚湘灵在,呵壁固何哉。
石灰吟
于谦 〔明代〕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一作:千锤万击出深山 / 千鎚万击出深山)(一作:粉骨碎身全不惜 / 粉身碎骨浑不怕 / 粉身碎骨全不怕)
雪中同阿字读柱江燕歌
释函可 〔明代〕
雪底燕歌不可听,千峰不见一峰青。几年心著寒灰死,敲碎他家老瓦瓶。
入山杂咏二十首 其一
曲曲溪流去复回,山花夹路石门开。老僧望见频挥手,莫带红尘一点来。
心公移寓木公舍得子二首 其二
相依庑下朔风吹,更截牛衣为裹儿。想得高堂寒夜梦,拨开深雪自含饴。
木公书来极言乾公近状同难蒙福志喜
白昼轻裘度玉门,须眉耿耿暗声吞。此行不为乡情重,携取春风散五原。
晓钟二首 其二
晓钟敲动未开关,山鸟惊飞不出山。一任穿林还度壑,莫流馀响到人间。
谭家庵
何处山门八字开,城西咫尺白云堆。但逢楖栗横担者,定是谭家庵里来。
三官庙
宫阙崔嵬近大罗,云裾琼佩老仙多。琅璈奏罢星辰隐,永夜如闻不二歌。
赠寂庵师
日高三丈各安眠,早起何人独灌园。须信祖师真的意,元来只在辘轳边。
示学人三十首 其三十
子规啼不息,中情谅无极。鲜血流树枝,入地深一尺。
去去复何云,月来山寂寂。
秋思曲
山峨峨兮水盘盘,念佳期兮秋月圆。揽衣视夜兮风雨迎门,彼美人兮梅一村。
泪
我有两行泪,十年不得乾。洒天天户闭,洒地地骨寒。
不如洒东海,随潮到虎门。
阿字行后作七首 其四
收拾旧布囊,新诗叠重重。临行不敢泣,各自惨心容。
河冻不能俟,言寄海舶中。仰看鹤路直,俯视鲸波重。
千里在呼吸,一杯浮虚空。日星挂眉睫,灏气荡心胸。
禁声莫高吟,恐或惊鼍龙。
还雷峰
释函是 〔明代〕
夜夜还山梦,梦中山宛然。青松犹夹岸,绿竹已参天。
却恨忙年月,深怜旧草玄。看看秋又尽,归雁入寒烟。
落齿吟
食笋忽落齿,方知非壮年。人生愁渐老,吾道乐其天。
岁月忙中过,沧桑梦里迁。一杯清茗罢,吟啸自便便。
野田黄雀行
自识形躯小,窃愧羽毛黄。野田随饮啄,短丛足翱翔。
且不羡鸿鹄,何况凤与凰。笑彼斥鴳俦,徒欲上高冈。
高冈岂不乐,顾影亦惭惶。
解即觉寺事欲处以侍寮栖贤人至始知其行乞江北感而怀之作诗四首 其二
汝志堪谁副,予心独汝知。爱人徒自苦,遇事但成痴。
不可为啼笑,宁当问信疑。归程须早计,莫畏晚风吹。
栖贤山居十首 其五
老病心逾澹,饥寒韵更偏。独怜山月外,无计秋风前。
拾栗煨牛火,驱茅下麦田。明朝重九日,容易度残年。
送衣石下山兼订复来
六十又过四,千华重授衣。青山不可再,白首好相依。
梅发随流去,春来逐雁归。相期寒食候,垂绿半开扉。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 其八
管奏石泉细,图开峦岫横。临池爱人影,近柳羡莺声。
日落溪云重,月明山雾轻。万缘何处去,持此慰生平。
十五咸
濯濯寒逾洁,惟当老碧岩。幽心矢霜雪,疏影托松杉。
山静云千树,僧归月一帆。无人知此意,长咏付琅函。
病中三首 其三
自顾愿王在,残灯岂复明。馀生犹有待,后死得无成。
我法如江汉,倾怀托弟兄。诲人吾不倦,宁更惜身名。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 其八十五
不识幽栖趣,徒劳招隐心。长空无雁影,流水误琴音。
虎豹畏山浅,鱼龙忘海深。高林多绮角,莫向洞庭寻。
九日悼梁同庵
吴山越水共茫茫,会尽因缘亦自伤。半榻寒灯风雨旧,一帘秋色梦魂长。
故乡望断空千里,折柬开残但八行。旷劫不忘师弟子,只今无奈菊花香。
送商丘伯侯若孩二首 其一
旅榇相依向故岑,十年逋客几沾襟。江山并作终天恨,禾黍徒萦异世心。
淇水疏钟随晓骑,桐门斜日待秋林。云峰尚有安瓢处,不学田横入海深。
丹霞诗十二首 其一 初入丹霞
壁立崔嵬透一关,不携楖栗跨千山。空中风起石梁隐,足下云生鸟道顽。
长老峰高终古在,天然岩待此时还。群峦尽在霜烟里,夜月横江万木寒。
忆过西湖与余中丞集生汎舟
苏堤衰柳雁初飞,短袖峨冠静对谁。万古湖山犹此日,六桥风雨忆当时。
故人梦断西州渺,病鹤天遥松月移。记得少年曾有约,一瓢长乞浙江湄。
晚泊有感
布帆忽忆十年前,独树临江晚泊船。戍角凄凉林外垒,渔灯黯淡渡头烟。
行尘扰扰人非昔,流水涓涓夜稳眠。世事总如寒浦雁,飞来飞去暮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