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卿业卜于诸暨予便道访之作诗为戏
李达 〔明代〕
浣江寒绕暨阳城,不见西施见翰卿。钟鼎故人居广厦,龟蓍小肆付微生。
蜀庄久敛沈冥迹,周史犹传授受名。莫把魋颜供谑浪,烦君端策指前程。
閒居春暮
有客招游亦出户,兼旬泛览或扃扉。啸宜频引孤抱恶,园渐不宽新叶肥。
夜闻护国寺钟声
山笼密树知天绿,寺绕疏钟觉夜遥。一杵何时落吾手,地才扫罢便来敲。
水龙吟 之禾木,宿大黑湖毡帐
汪洋 〔明代〕
雪峰欲破斜阳,天风捲稗添岑寂。山悬马径,霞湮霜树,夜氛暗织。
毡裹灯微,炉煎梦冷,恍乘虚舴。便裁取浮生,空馀烟雾,听还是、涛千尺。
明日又多萍迹。历重山、耸成潮汐。银河飞灺,征鸿冲暝,月痕如溺。
指隙红情,天涯况味,秋声将默。怅无声应有,苍茫一片,荡江湖色。
妾薄命
袁宏道 〔明代〕
冯公冒雪入山同卧
释函可 〔明代〕
不负崎岖路几千,歌声哭语雪中眠。自言到此今经岁,一夕真当胜十年。
赠友人十二首 其七
一杯浊酒柰愁何,尽日看天自放歌。衣上密缝还是旧,泪残风裂已无多。
解嘲
莫笑孤僧老更狂,平生奇遇一天霜。不因李白重遭谪,那得题诗到夜郎。
赠采郎
古锦为囊背不离,词臣疏草逐臣诗。閒同觅句来山顶,逢著山僧一局棋。
大翁携来诸物俱典尽各赋一绝 其二 画
一幅长悬万壑秋,草堂閒卧共僧游。巨源一去云山尽,雪满泥倾破壁留。
生日碧师见访
萧萧匹马扣山扉,不用开言我自知。空见雨花堆满迹,一瓢寒雪共支饥。
和亦公韵
岁尽风吹事事无,閒拈榾柮自添炉。山中松树枝枝雪,莫压城西那一株。
怀堡中左氏诸兄弟二首 其一
埙篪应向雪中吹,犹喜城边见左思。料得鹡鸰原上泪,未曾秋到已先披。
少年行
红日射高楼,歌声不肯休。借问北邙山,几人曾白头。
霍觉商父子四人死难二首 其二
释函是 〔明代〕
共明千古节,就义且从容。生死去来际,衣冠谈笑终。
草堂云漠漠,寒夜雨溶溶。一片情孤绝,相期入碧峰。
陇头歌 其二
陇头流水,声惨以悽。落叶从之,永辞故枝。
山居十首 其七
云封八九十层,松盖百千万尺。塔顶一双鹤栖,溪边两行虎迹。
秋晚
月始出林尚小,钟来越涧渐微。且留半户莫掩,少待片云未归。
侯若孩过访
忆别当残腊,重来又在秋。多君霜雪意,重我石林游。
风雨摇山岳,池塘泛海鸥。席帘香正煖,天地一虚舟。
与诸衲游知园
名园誇独胜,想见古人心。渍水成寒渚,为山控碧岑。
平台歌舞歇,荒径草莱深。相对同他日,悠悠自古今。
晓过螺川
螺川寒日上,依旧照金牛。烟水流残磬,江风吹暮秋。
战争虚岁月,存殁几交游。都是归山事,人间易白头。
诃林忆旧山二首 其二
情深山水日,岂为觅桃源。倦鸟藏深树,惊鱼沉巨川。
拂波杨柳月,依岸竹林烟。一自不知乐,浮生空惘然。
玉帘泉用伦使君韵
界破青山色,相看面目真。不因矜碎玉,何事到金轮。
莫问东流意,还同此日春。云烟笼不住,迢递出风尘。
丹霞山居十二首 其四
敛想成虚咎,抬眸见佛灯。钟声随叶落,日色照江澄。
牧竖歌方出,林僧归未曾。绕坛方一匝,足力减乌藤。
挽刘平田仪部
文章传胜国,苦节著当今。高寄遗民迹,徘徊选佛心。
八行馀绪论,千里想清音。邈矣嗟梁木,典型何处寻。
寄端州文社诸公
端州有莲社,闻欲入丹山。思见宗雷久,方惭慧远閒。
临风裁素札,对月待春关。须忆身前后,茫茫去住间。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 其三十二
山深气序易,六月著寒衣。酷暑不终日,轻飙时到扉。
欺人夜色冷,落涧泉声微。久矣忘艰苦,谁为别是非。
八庚
涸落知谁世,危危独向荣。为怜衰草色,不尽倚寒情。
泉石何曾暮,烟霞馀此生。疏斜如可似,真悔一时名。
十四寒
一夜鸟飞绝,千峰影到栏。莫将银世界,空作月明看。
对尔皆怜白,何人不畏寒。浮云满原隰,遮莫悔衣单。
十灰
高低看落处,淅沥竟何来。积坎非邀厚,知危不受摧。
借晖分鹭翅,倚素入琼杯。千里何辞远,层峦夕曜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