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丁巳闰二月,川滇两军巷战于成都三日
黄英 〔明代〕
可惜繁华窟,而今作战场。枪声时断续,天意正苍茫。
劫混昆明火,春残杜宇乡。峨眉陆终在,被发欲佯狂。
护国寺后山园
李达 〔明代〕
新沐衣巾净,閒园夕照中。蚁封松树腹,蝉蜕桂花丛。
息侣孤踪秘,无机万籁空。惟馀钟磬起,不隔法王宫。
咏馨岁暮见怀且屡以多作诗为劝戏荅三首 其三
山中秋冬莫夜行,除却昏黑虫悲鸣。午枕醒来夕阳在,黄叶踏尽红枫迎。
屡过佛寺借经卷,偶问老农知树名。识得菩提待他日,与君宴坐说无生。
易水歌
陈子龙 〔明代〕
过江
钱晔 〔明代〕
夏日登易氏万卷楼用唐韵
王阳明 〔明代〕
落花十首 其五
释函可 〔明代〕
何须洒泪向空枝,狼藉苍苔苦不辞。细想芳园繁茂日,由来不是别风吹。
道傍冢
旧冢低平杂草莱,可怜新冢又成堆。他年化鹤归来日,不见累累那得知。
和亦公韵
岁尽风吹事事无,閒拈榾柮自添炉。山中松树枝枝雪,莫压城西那一株。
招诸公入社诗十首 其三 招青草
一寸青青自耐霜,茂陵骊岳总茫茫。黄尘不独埋红粉,社里莲花比尔香。
豆叶
匡山有豆叶,因以名其坪。岂知大漠间,豆叶乱纵横。
物遇各有时,感兹双涕零。中原易见知,芳洁荐神明。
何为弃道途,隐没众草并。幸未馨群类,庶可遂其生。
冬日偶成十首 其二
古人各有为,何况今之人。黄金葬神仙,白纸裹儒绅。
最苦狮子皮,束缚老狐身。为龟苦不灵,为麟苦不仁。
安得无为者,相与率天真。
借书四首 其四
世人爱读书,将以荣其躯。山人爱读书,亦以乐其躯。
倦卧置枕边,行止常与俱。人言何苦尔,我亦笑其愚。
不愿天中天,胡为效世儒。
善哉行 其一
日月烛照,民多纰缪。川岳流峙,民用搆斗。揖让在前,征诛在后。
世无伯夷,刬薇种豆。匪知何寇,匪庸何富。冯道登仙,云中稽首。
白凤就烹,素麟出走。载沉载浮,以永厥寿。稼穑既教,生乃弗谷。
百草既尝,疾乃弗救。星斗在胸,江河在口。松柏丸丸,斧斤祇候。
霍觉商父子四人死难二首 其二
释函是 〔明代〕
共明千古节,就义且从容。生死去来际,衣冠谈笑终。
草堂云漠漠,寒夜雨溶溶。一片情孤绝,相期入碧峰。
借书四首 其二
上下几千载,治乱非一途。或时草木欣,日月光庭除。
或时鬼神哭,阴雾惨不舒。古笑我亦笑,古吁我亦吁。
哀乐岂有常,掩卷乃寂如。始知得与失,古今只须臾。
我心本洞然,天地还清虚。
中秋冯紫光过雷峰二首 其一
年光惊易过,忽忽又中秋。不见故人久,相携山径幽。
白云横岭路,黄叶断溪流。借问生涯事,百年谁短修。
示阿字
大道无人识,微言为尔开。白云将眼去,明月照心来。
坐落西风夜,行冥古径苔。嗒然天地外,相见一悠哉。
九日登三老峰
叶落万山紫,披云信短筇。恰逢重九日,独上最高峰。
海色连秋汉,风声杂晚钟。黄花今又醉,犹是去年侬。
促诸禅还山而渐侍者独返且有期予下山之约怪而示之
人间不可住,决意向栖贤。乞食从桥外,编茅傍水边。
一生丘壑性,半世友生缘。怪尔还山后,相期话未圆。
病留凌江寺
避地思投老,征途复苦辛。古城寒戍火,多病老僧身。
寂寂凌江寺,萧萧枫叶津。昨来云水客,云是庐山人。
出小持船作二首 其二
帘疏月到簟,高卧独依违。黄鸟声何急,青山梦亦非。
一庵烟水阔,千里雾云微。无限伤心处,孤城人影稀。
转禅病出诃林
久病伤为客,寒虫候月艰。三冬诃子舍,八载荔枝山。
始觉浮生促,深知平日閒。近思芦服味,念汝海云间。
丹霞山居十二首 其八
连年频舌病,今夏喜身强。六十又过二,山林多夕阳。
雨来云脚白,泉落夜风长。老眼难成寐,晓闻松柏香。
赠姜山
有衲学无为,千峰随杖藜。负薪时见苦,种药竟亡疲。
爱友心常拙,吟诗月每移。肝肠从自许,不愿世人知。
闻采石讣
花发当朝露,莺啼怯暮春。谁怜老病日,恸哭少年人。
薄虑频经乱,移忧岂厌贫。虽馀诸梵侣,亦复渐相沦。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 其六
已得溪山意,何疑世上情。腊穷松自见,寒尽草频生。
撼树风声惨,入潭人影清。嗒然忘语默,不但百怀轻。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 其二
胜地传匡岳,名蓝属此间。右军初舍宅,耶舍接开山。
六朝频易主,一代愧为颜。绍续兵荒后,安禅但掩关。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 其二十七
茅堂饮啄惯,不愿朱门多。林下拾朝菌,池边赏晚荷。
无人常独立,有兴忽长歌。恃此能无病,兼之遣睡魔。
十二文
荒原人影寂,孤雁不堪闻。惟有一枝秀,乘风寄白云。
黄尘初夜静,素色晓霜芬。珍重冰棱意,前山日未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