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鹤仙
徐理 〔明代〕
游仙诗二十首选五 其三
周凤翔 〔明代〕
岷江一堑万流枯,辟谷何妨且啖珠。驱策五丁牛气力,繁田辟作大西湖。
过醴泉苦寒
黄英 〔明代〕
咳唾生冰碎,寒威劲暮笳。关残鸿雁月,风走骆驼沙。
饼饵如轮大,柴薪用粪加。天涯有孤客,悔恨宦为家。
水调歌头 寄叶三
汪洋 〔明代〕
暮雨瘗晴日,时节总因循。骊歌翻唱难听,消息隔重云。
渐觉秋声变了,莫说红萸无恙,双鬓满烟尘。肃气逐人紧,堕叶正纷纷。
事如影,灯若语,稿宜焚。徒有萧瑟,如今都懒说消魂。
但恐栖霞枫色,不待游人同赏,古寺剩青磷。且对洋洋水,来著旧时巾。
秋霁 过梅里雪山
素壁横天,望雪影疑云,泬寥春色。古寺临崖,锈灯撑夜,羊肠漫生宽窄。
泉华冷白。越岩直下澜沧碧。听羌笛。空际、冷风吹老俊游屐。
呼朋冻雀,拥梦江声,恍然听来,山雨沈寂。算浮生、空吟露草,幽萝欲捲未归客。
陵谷或馀沧海迹。独销凝处,濛濛蜃气犹腥,虚烟迷岭,锦幡浮驿。
汴京元夕
李梦阳 〔明代〕
过江
钱晔 〔明代〕
就义诗
杨继盛 〔明代〕
题铁岭花楼
释函可 〔明代〕
貂锦何年去画楼,楼前荆棘满空秋。行人立马一抬首,叠笏还疑在上头。
大翁出塞亦既抱孙矣复连举四子戏赠二首 其一
含饴亦自足欢娱,又见双双挽白须。便使郑图添百子,可能代得老翁无。
入山杂咏二十首 其十九
閒踏荒莱见断碑,依稀篆迹似唐时。此中或是唐朝寺,问著山人总不知。
与季心雪
闻寻冰雪出边陲,一局残棋一卷诗。吟罢便愁田海换,何须更待烂柯时。
谢因翁寄夏衣
五月披裘自采薇,故人何处授轻衣。无端惹得薰风动,拂尽黄沙白日晖。
阿字破袋中见澹归书有行不得哥哥语戏成
曾于天外寄空音,忽听连啼烟水深。碛雪果然行不得,瓶窑辜负十年心。
看花
春色蒙头过去休,偶随山鹿树边留。年年花发无心看,不似今年花更愁。
寄呈本师和尚
稽首华台大法王,年来孤锡指何方。不才弟子今犹在,却向关东雪瓣香。
慰病客
身如浮沫命如烟,老少繇来别后先。莫怨他乡归不得,人间处处达黄泉。
初春
谁识山中别有春,梅花为梦草为茵。更馀布袋残书卷,不恨身贫恨道贫。
至日
去年此日身栖雪,今日依然雪裹身。岁岁尽传阳已复,何曾一线及流民。
赠妙法师
杖头曾入帝王家,合国同瞻又释迦。岁岁谈经今几会,伫看舌本长莲华。
怀堡中左氏诸兄弟二首 其一
埙篪应向雪中吹,犹喜城边见左思。料得鹡鸰原上泪,未曾秋到已先披。
赠曹居士
一室萧然佛作邻,长斋惟与老僧亲。祇因世事难开眼,一卷诗书付后人。
赠王三
仆走马复死,手中缺铜钱。茆屋临道傍,床壁相新鲜。
长斋礼绣佛,但祝慈母年。饭僧本性情,匪独于余偏。
瓶粟或不继,大笑断炊烟。己饥犹可耐,人饥甚忧煎。
眼见陈氏子,欲啮无寸毡。仓皇走道途,愿为觅数椽。
数椽亦易易,所贵主人贤。下榻横药室,授经向市廛。
片瓦苟盖头,饱食即神仙。予亦为陈子,朝夕心乾乾。
好事见他人,题诗后世传。
阿字行后作七首 其四
收拾旧布囊,新诗叠重重。临行不敢泣,各自惨心容。
河冻不能俟,言寄海舶中。仰看鹤路直,俯视鲸波重。
千里在呼吸,一杯浮虚空。日星挂眉睫,灏气荡心胸。
禁声莫高吟,恐或惊鼍龙。
借书四首 其二
上下几千载,治乱非一途。或时草木欣,日月光庭除。
或时鬼神哭,阴雾惨不舒。古笑我亦笑,古吁我亦吁。
哀乐岂有常,掩卷乃寂如。始知得与失,古今只须臾。
我心本洞然,天地还清虚。
喜老父薙发
释函是 〔明代〕
七十方离俗,皤然成老僧。人间犹父子,世外得亲朋。
底事商尘劫,清宵共佛灯。隐峰曾有妹,先此乐仍仍。
诃林忆旧山二首 其一
不见雷峰顶,心知海寺东。闻钟疑隔岸,对雨忆长松。
风鹤从来旧,烟霞此际隆。百年多病日,归思正无穷。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 其三十五
山远有猿噭,溪深无水声。夜来云际火,照见古湓城。
微月入林浅,归鸦到树轻。心间纡暝色,含盼不胜情。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 其六十
三日松风生,五天檐雨声。此时大麦熟,秋谷仓箱盈。
荒后人心约,安贫势利轻。世间与世外,何事不相成。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 其七
世间贵文字,吾道慎支离。以此薄词藻,相看空墨池。
凿沟疏水路,先雨葺茅茨。莫笑禅枯澹,清宵试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