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与陈曙共饮西门外继登郭公山归途雷雨大作四首 其二
李达 〔明代〕
断壁挂枯枝,归潮卷残雪。年年富览亭,不厌沧江月。
秋思
宵分衾裯薄,秋霜瓦上落。密林渐萧疏,月色流高阁。
空知年岁侵,颇损丝竹乐。唯赖拥鼻吟,略写怀抱恶。
傍人笑相看,吾侪亦惭怍。顾惟少年时,曾嗤燕与雀。
壮心今磷缁,形迹随冥漠。有时忽失眠,此生若无托。
揽带久临风,谁惜一杯酌?中庭树影移,斗觉天地阔。
欲雪
雨成飞霰泻林端,绕槛同云缩手看。雪后馀寒能几日,却将雪意作长寒。
扬州慢
汪洋 〔明代〕
茅店荒鸡,断桥流水,客中又听檐铃。忆春台煮酒,问击筑谁听。
料风雨、家山捲遍,少年心绪、都落旗亭。笑区区、同是风鸢,不拟多情。
漂零四海,旧轻狂,重理堪惊。算折尽垂杨,年光肯与,屠狗功名。
越客楚才都老,吴钩冷、拍也无声。剩平芜唤我,登楼依旧青青。
减字木兰花 暹粒
灯氛微绀,殿背丛林天渐黯。神兽狰狞,无数悲欢始筑成。
千年一觉,十亩莲池红漠漠。斜日缄门,似隔年光与世尊。
入山杂咏二十首 其十九
释函可 〔明代〕
閒踏荒莱见断碑,依稀篆迹似唐时。此中或是唐朝寺,问著山人总不知。
起西以长篇寄讯答此短章
白门风雨读僧诗,夜半钟声动远思。布袋装来千斛泪,报君欲语已无辞。
赠德悟师
一把枯茆百仞山,殷勤何意扣禅关。须知十万西方路,只在寻常杖策间。
金塔山居杂咏二十首 其一
长夜鸡声迥不闻,寂寥古塔与平分。却嫌窗外晨钟动,犹带寒风闹白云。
寄讯僧住
少小孤寒实可怜,长成犹有蠹残编。前身野衲应留誓,不睹人间作业钱。
遥哭黄旡咎
当年结束九江行,无柰当年舐犊情。最是金多难赎命,何如孤迹任飘萍。
示学人三十首 其二
根实枝乃茂,源深流自长。方寸苟自正,立世大堂堂。
人誉我胡亲,人毁我胡伤。浮云一千里,难掩赫日光。
赠戈居士
六祖当年不识丁,金刚一句便回程。而今一卷从头诵,犹自深更爱听经。
泪
我有两行泪,十年不得乾。洒天天户闭,洒地地骨寒。
不如洒东海,随潮到虎门。
示学人三十首 其十九
山翠亦有色,溪流亦是声。居心苟不静,山水是非生。
请看金马门,谁辨浊与清。
示学人三十首 其十三
入世毋强同,强同多厚颜。入世无强异,强异难独全。
平生默自抱,不即不离间。
即事有寄二首 其二
多难贱骨肉,豺虎同居止。神驭若无方,爪牙奋其利。
盈盈天地间,出入将焉避。防维非不同,耻辱皆有以。
所贵我无心,无心以终始。
示学人三十首 其十四
少年易使气,俗物必遭吐。忽遇其中人,胸肝急披露。
老大足和平,于世或无忤。泾渭难自浑,时复露其故。
赠智轮道者
法华转罢读皇经,仙阙依然傍佛扃。炼就丹砂堪作供,鹤衣长舞法王庭。
送梨
不重紫花能消热,不羡张公大谷希。只爱关东土上长,汁酸肉涩墨作皮。
王公一张口,走杀百群黎。满筐二百或三百,昼夜担向玉京驰。
天下何处无冻梨,王公何不一念之。
戴子卖衣买粟
昔日豪华子,挥金如粪泥。举箸常千命,山海罗珍奇。
宾客归必醉,僮仆厌甘肥。一朝窜绝域,无食但解衣。
解衣衣复贱,粒米如玉饴。身口择所急,未寒先疗饥。
己饥尚可忍,所苦妻与儿。老僧有破衲,朝夕幸得披。
仰面看皇天,霜雪不能飞。
阿字行后作七首 其二
初至文殊寺,日暮雪绥绥。冻手解皮囊,短札外无馀。
主人敬爱客,烧泉夜围炉。遂罄乡国语,一一与泪俱。
或尔强欢笑,或自简残书。谈道欲抗昔,言诗每起予。
得句必朗咏,时惊山鬼呼。寒腊亦易过,从予策蹇驴。
遍视新流人,兼履旧边隅。一闻西岳言,跃跃动衣裾。
爰登千山顶,翘望医巫闾。分题写怪石,摘食尽野蔬。
冰解梨花落,兴尽春已徂。扶杖过金塔,寺小足安居。
况复主人贤,善谑礼无拘。经夏复经秋,凉风满庭除。
忽忆匡山期,掩卷赋归与。严命难再淹,令我立踌蹰。
阿字行后作七首 其五
且喜免霜雪,其如多风波。知尔能自信,风波奈尔何。
因再整麻履,还向蓟门过。京尘犹漠漠,京阙尚峨峨。
此地惟贵游,孤钵莫蹉跎。
雨夜留戴子共榻
尔从北山来,日暮扣荒寺。开门两面愁,不语泪及趾。
半月绝相闻,岂意俱复在。我心犹恍惚,是魂或是尔。
衣破露肘臂,所苦不得死。相与藉草团,夜深僵无寐。
大雨黑飕飕,点滴到肝髓。忽忆田中农,一听能无喜。
雨喜复雨愁,天心安有二。
秋晓
一声林际天白,数点门外峰青。昨夜雨来入梦,今朝叶落满庭。
题东坡画竹
释函是 〔明代〕
尘垢满天地,此君清欲狂。浓烟生素绢,薄荫到绳床。
覆我真难待,披人似亦凉。东坡千古意,相对共茫茫。
与崔石师泛舟
与子乘桴去,何妨尽日游。江山能友我,渔佃总方舟。
拚醉不须酒,无心亦似秋。他年回首处,风起绿榕洲。
还雷峰寄王说作
归卧雷峰下,闻君去古冈。同时见秋雁,一棹入寒塘。
篱菊何年醉,溪云看独长。人生几回别,老大畏行藏。
姚梦峡生日戏赠
三十四年前,当知亦偶然。胡为于此日,更欲贺初年。
雁过长空澹,江摇寒日圆。一生魂梦里,荣落在谁边。
食荔子怀止言澹归
去年同擘荔,坐月板桥新。复见手中物,顿思江上人。
紫霄朝暮石,京口去留津。一纸南安信,浮沉十二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