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魏堂
白玉蟾 〔宋代〕
戏联回文体
劣隐
留别铁柱宫叶法师
题莫干山
戏作墨竹二本赠鹤林因为之赞 其一 风筠
新梢凝翠,落照馀红。乱鸦噪罢,叶叶清风。
醉作观音像仍为书赞 其一
柳絮多头绪,桃花好面皮。夫是之谓谁,东海比丘尼。
呈万菴十章·炉鼎
陈绿云先生之像赞
瞻师之神,寒空片月。知师之心,红炉点雪。闻师之德,冰清玉洁。
见师之迹,霜炎冰热。师之一言,斩钉截铁。师之一行,杀人见血。
风月情怀,松筠志节。道法陆沉,玄徒瓦裂。师领郡檄,雷轰电掣。
冠冕洞宫,兴大施设。轮舆楩楠,陶埏坯甈。丽以粉奂,饰以藻楶。
不逾年间,沧江贯折。度五神足,霞裙森列。方有伦绪,闬闾洽悦。
胡为云鹤,奄归帝阙。溪山失翠,猿鸟悽切。散词玉祠,柏子一爇。
追慕替绚,使人哽咽。
春梦
荷风荐凉屷于御风台者六因赋古意示诸同我
黄昏六点星,飞堕天南方。荡荡无边秋,水色涵天光。
紫壶如朱槿,鲜妍敌露霜。紫琼如芙蓉,风韵何清凉。
紫烟如芝兰,涧谷含幽芳。紫云如木犀,内秘天家香。
鹤林如甘菊,端可寿而臧。满泛九霞觞,与客秋兴长。
紫清如芰荷,堪制仙人裳。愿言六人者,驾月宾帝旁。
先拜紫皇前,次谒王母房。人间尘埃子,白日空茫茫。
赞历代天师 第十七代讳顺字仲孚
贵溪一尉隐家山,静结茅庐三两间。九十岁时尸解日,时人犹见是童颜。
赞历代天师 第二十代讳谌字坚德
吸乾酒海一须臾,冠冕玄坛百岁馀。不食人间烟火气,能传天上电花书。
赞历代天师 第二十四代讳正随字宝神
人在犁锄烟水乡,结茅高卧小松岗。敕封真静先生号,一卷仙经一炷香。
赞历代天师 第二十八代讳敦复字延之
棘围战罢笑归来,一寸功名心已灰。白鹤何年归洞府,夕阳影里野猿哀。
赞历代天师 第三十代讳继先字遵正
筑著成都人姓刘,丹成蜕迹入罗浮。琼楼数纸御书在,虚静先生已掉头。
画石二首 其二
直作壶中九华看,碧于簪玉小于拳。好藏莫便令人见,恐有痴情似米颠。
疏山舟中联句
山影卧寒碧,波光摇虚空。棹凌千顷月,帆鼓一天风。
列岸万丝柳,遥岑数粒松。诗魂混雁鹜,草圣惊鱼龙。
梦断江楼笛,吟馀烟寺钟。电华飞我剑,虹晕挂吾弓。
清啸骑汗漫,朗吟泛冥濛。谁云泽国小,乐亦在其中。
冬日同王茂翁联句 其一
凿冰添砚水,燃干发梅花。踏破霜苔径,烧红雪树槎。
闭门风愈怒,送客日将斜。寒甚酒无力,闲多道有芽。
楮衾眠不暖,苇壁破难遮。他日瑶台上,流传仙子家。
霜夕吟月 其一
神飘骨竦影悠扬,独撚吟须恼醉肠。霜月慰人于冷寞,溪梅挑我以清香。
霜夕吟月 其二
吟魂缥渺迈霜空,立影茕然翠阁东。素喜半钩西面月,生憎一箭北头风。
瑶台散天花词 其二
诸天綵女一双双,十二楼前并捧香。太乙真人乘白鹤,云中端简候虚皇。
题武夷 其一
不见虹桥接幔亭,空馀水绿与山青。客来剔出些奇胜,五曲溪头大隐屏。
曲肱诗 其十八
不识看经不坐禅,饥来吃饭困来眠。玉皇若不开青眼,却是凡夫骨未仙。
赞历代天师 第一代祖师正一静应真君讳道陵字辅汉
云锦山前鍊大丹,六天魔魅骨毛寒。一从飞鹤归玄省,烟雨潇潇玉局坛。
夕眺风泉亭 其一
苒苒斜阳恋竹边,秋阴惨昧响寒泉。如何今夜成无月,却遣西风一问天。
上元玩灯 其二
上界天官此按行,五云深处有箫笙。一轮宝月明如昼,万斛金莲开满城。
谷帘下 其一
紫岩素瀑展长霓,草木幽深雾雨凄。竹里一蝉闻竹外,溪东双鹭过溪西。
山居 其一
松竹成林云气深,洞门风冷绿苔阴。落花飞尽青山在,幽鸟声中野客心。
幽居杂兴 其三
月来佐酒如随牒,花自从诗各寄名。尽把烟霞归节制,闲中排日听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