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姜克犹归山阴 其一

屈大均屈大均 〔明代〕

深秋岂是送君时,落叶哀蝉悲复悲。青岁自怜多独往,白头人恨少相知。

风流南国无词客,秀丽西家有美施。为向若耶溪上问,苍苍苔色几人思。

两粤督府祝嘏词 其一

屈大均屈大均 〔明代〕

亚相宣威五岭来,东南天柱是崧台。和平自得康公寿,文武谁如吉甫才。

去岁羚羊寒有雪,今年员屋暖多梅。嘉鱼又复期张仲,至日风光满玉杯。

晴川阁作

屈大均屈大均 〔明代〕

峨峨川上两飞楼,楼下烟波一片愁。大别中分江汉水,金沙东接凤凰洲。

骚人一去无芳草,帝子重来有古丘。可惜湖南空转战,三年不见汉时秋。

仲冬同诸公小集端州禅舍

屈大均屈大均 〔明代〕

南风难作雪,喜得一冬乾。白雁来催腊,嘉鱼出待寒。

天心方至日,岁事即春盘。又作崧台会,称诗得古欢。

秋日自广至韶江行有作 其五

屈大均屈大均 〔明代〕

多载香粳要换鱼,鱼多只恨绿尊虚。西江疍女多相识,白首扁舟似老渔。

赠某中涓 其二

屈大均屈大均 〔明代〕

不向西山陪玉匣,思来北塞引雕弓。何年始遂从军愿,无定河边作鬼雄。

西樵作 其三

屈大均屈大均 〔明代〕

多雨天湖决,鱼飞下碧峰。船浮山口石,罾挂市门松。

瀑布添无数,梅花积几重。行行溪路暝,催客一声钟。

从塞上偕内子南还赋赠 其三十一

屈大均屈大均 〔明代〕

停骖太白酒楼傍,一树桃花娇晚妆。稚子只今在东鲁,女儿亦欲字平阳。

赠单翁 其六

屈大均屈大均 〔明代〕

四皓当年似尔无,朱颜白发拥罗敷。风流定得浮丘术,九十还能育凤雏。

河套 其四

屈大均屈大均 〔明代〕

一片长城暮,边声不可闻。羌儿秋月下,笳吹动成群。

榆柳迷青海,牛羊下黑云。今年高太白,努力汉将军。

奉题惠阳王郡侯署中忆雪楼 其一

屈大均屈大均 〔明代〕

岭海行春罢,楼开尽物华。欲将天北雪,来润日南花。

二岳窗间直,双江槛外斜。自来仙太守,山水满官衙。

罗浮道中作 其二

屈大均屈大均 〔明代〕

梅花村口水帘长,飞出春泉万壑香。红翠碧鸡知客至,相迎直至玉溪阳。

香谷作 其二

屈大均屈大均 〔明代〕

门外水帘垂,天风不肯吹。吹开见石上,仙老不知谁。

示女明洙 其二

屈大均屈大均 〔明代〕

班姬女诫马伦分,舂汲还乡学少君。汝亦汉儒南郡女,布裳椎髻扇清芬。

哭华姜一百首 其十五

屈大均屈大均 〔明代〕

小姑山过大姑来,白浪如山山欲摧。汝畏风波不敢涉,却思飞鞚白龙堆。

哭华姜一百首 其二十五

屈大均屈大均 〔明代〕

甘瓜苦蒂久相离,子母方将钩带时。正喜堂前三妇艳,丈人安坐听调丝。

定安曲

屈大均屈大均 〔明代〕

郎去不知还,风帆疾如马。愿似鸳鸯鸥,随潮时上下。

赋得山大丹花为大司马留村吴公寿 其一

屈大均屈大均 〔明代〕

不识珊瑚树,多疑是赭桐。纯丹因向日,最劲为含风。

烽火柏千干,芙蓉砂一丛。炎方惟有此,可以寿吾公。

寄赠歙人汪伯子四十 其二

屈大均屈大均 〔明代〕

子舍多山水,娱亲烟翠重。乞将三十六,都作老人峰。

为长已强仕,栖閒多好容。三珠三弟在,花萼有馀恭。

廉州杂诗 其六

屈大均屈大均 〔明代〕

珠随明月满,半作泪光流。独立当蟾兔,相思若女牛。

投荒频自苦,入海欲谁求。忍使闺中子,离颜一片秋。

上西江作

屈大均屈大均 〔明代〕

又溯牂江上,秋来跋涉劳。风吹青冻大,浪作白头高。

能渴须凉粉,蠲愁更浊醪。落帆就溪女,索取鲙鱼刀。

洪儿 其一

屈大均屈大均 〔明代〕

生身从少母,尺口苦饥寒。小字青箱好,新衣白越单。

描书斑管细,靧面碧桃残。未饮聪明水,童蒙且自安。

示洪儿 其一

屈大均屈大均 〔明代〕

汝龄方四岁,留命到明年。我自为慈母,儿应得所天。

一丝悬祖德,万里返中田。安得而成立,衣冠在客前。

军行曲 其一

屈大均屈大均 〔明代〕

一路鸣箛合短箫,大梅花向雪中飘。天寒士马愁风雪,羽猎无心去射雕。

铜马门

屈大均屈大均 〔明代〕

铜马门前望,风沙惨不开。昭王无旧墓,郭隗有荒台。

断雁冲云去,妖狐渡水来。凄凉蒿里上,多少霸王才。

送汪扶晨奉吴山大师灵龛返葬黄山 其三

屈大均屈大均 〔明代〕

谁能五日学三闾,蝉蜕人间返太虚。喜尔曾为骚弟子,不令遗骨委江鱼。

哭王用礿 其二

屈大均屈大均 〔明代〕

共有孙嵩母,欢娱百岁期。兰羞犹夕上,土室已朝辞。

孝子身方始,微官罢未迟。孤心馀寸草,化作白华枝。

康州江上作

屈大均屈大均 〔明代〕

维舟一荐白蘋香,陆贾祠宫在晋康。锦石山开三峡峻,苴兰水落九江长。

湘分大小黄鱼好,岩辩东西紫砚良。最羡寒蝉饮风露,家家人有绿天凉。

从塞上偕内子南还赋赠 其十三

屈大均屈大均 〔明代〕

西指长城为乡道,我归路与长城长。青为明妃墓边草,白是阏氏营上霜。

赠雪公

屈大均屈大均 〔明代〕

落落罗浮松,皎皎耶溪月。将月挂松端,清辉两寥泬。

形式
© 2023 古诗词大全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