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愁乐 其三

李攀龙李攀龙 〔明代〕

莫愁幽闺性,非但倾城色。石城诸少年,人人自相识。

莫愁乐 其二

李攀龙李攀龙 〔明代〕

莫愁善西曲,曲曲变新声。含意娇不发,春风感人情。

莫愁乐 其一

李攀龙李攀龙 〔明代〕

何来诸少年,石城迎莫愁。莫愁石城西,门前江水流。

与子与游灵隐寺吴马诸公同赋

李攀龙李攀龙 〔明代〕

片雨挂龙涔,清风啸虎林。海浮西域至,江插洞天深。

小岭将遥集,名山岂陆沈。地灵闻水乐,岫隐见云心。

金粟寒应结,香炉回自阴。藤萝褰窈窕,台殿倚萧森。

石笋高遥笔,莲花净盍簪。何须怀谢客,俱解越中吟。

秋日村居 其八

李攀龙李攀龙 〔明代〕

摇落唯高枕,风尘且闭关。醉来双白眼,病起一青山。

交态元难作,诗名已自闲。有人湖海上,无事马蹄间。

秋日村居 其七

李攀龙李攀龙 〔明代〕

白云不摇落,湖上长悠悠。世事衔杯过,人情把袂休。

秋光栖自老,日色澹相愁。况复多风雨,萧条傍倚楼。

秋日村居 其六

李攀龙李攀龙 〔明代〕

高斋清自掩,遥夕病相看。片月花间净,明河树杪乾。

流萤含火著,宿鹭抱霜寒。何限同袍意,江湖坐渺漫。

秋日村居 其三

李攀龙李攀龙 〔明代〕

秋意长西北,苕荛望里分。青含仙署雨,白动帝乡云。

屈宋终难达,巢由故不群。江湖三十载,摇落好谁闻。

秋日村居 其二

李攀龙李攀龙 〔明代〕

病色还相假,秋光溘自开。清羸堪傍竹,潦倒重衔杯。

返照湖边尽,浮云海上来。即今知九辩,无处不悲哉。

秋日村居 其一

李攀龙李攀龙 〔明代〕

隐几怜清晓,开轩命浊醪。西风行薜荔,白露缀蒲桃。

气逼蝉声苦,天含雁影高。壮心堪自见,秋色正滔滔。

赏析 注释 译文

初春元美席上赠茂秦得关字

李攀龙李攀龙 〔明代〕

凤城杨柳又堪攀,谢脁西园未拟还。
客久高吟生白发,春来归梦满青山。
明时抱病风尘下,短褐论交天地间。
闻道鹿门妻子在,只今词赋且燕关。

与子与游保叔塔同赋

李攀龙李攀龙 〔明代〕

古塔松台对寂寥,高斋斜日傍渔樵。金牛忽见湖中影,铁骑初回海上潮。

更倚连城明月动,并携双剑落星摇。若非赋有凌云气,笔厎天花可自飘。

送殷正甫内翰之京 其五

李攀龙李攀龙 〔明代〕

诏遣词臣集汉都,明年羽猎大誇胡。共怜执戟人犹在,莫问长杨赋有无。

送殷正甫内翰之京 其四

李攀龙李攀龙 〔明代〕

汉家词客满金门,谁解凌云感至尊。一出子虚名便起,长卿无日不承恩。

送殷正甫内翰之京 其三

李攀龙李攀龙 〔明代〕

君王赐宴柏梁台,七字新诗汉体开。首倡自天酬不得,曲终还赖岁星才。

送殷正甫内翰之京 其二

李攀龙李攀龙 〔明代〕

春风忽送汉臣还,再入承明供奉班。怪得文章成五色,朝朝染翰近龙颜。

送殷正甫内翰之京 其一

李攀龙李攀龙 〔明代〕

咸池一奏合宫成,帝自垂裳拱玉京。多少侍臣调六琯,须知共作凤凰鸣。

十五夜谢山人同李明府见过得宵字

李攀龙李攀龙 〔明代〕

客有山中约,人来江上遥。
张灯传彩笔,换酒出金貂。
贫病看交好,文章慰寂寥。
天涯还此会,留醉驻春宵。

赋得屏风

李攀龙李攀龙 〔明代〕

虚屏汉宫里,有女《白头吟》。
色倚琉璃怯,秋来湘水深。
欢情张画烛,愁坐掩清砧。
莫为苍蝇误,君王在上林。

娇女诗·其一

李攀龙李攀龙 〔明代〕

朝游青溪南,暮游青溪北。
娇女年十五,芙蓉比颜色。
终日奏弦歌,小姑独相识。

娇女诗·其二

李攀龙李攀龙 〔明代〕

徘徊白石江,蹀躞赤山矶。
湘绮为下裳,紫绮为上衣。
自绣双鸳鸯,十十五五飞。

王中丞破敌辽阳凯歌四章 其一

李攀龙李攀龙 〔明代〕

匈奴十万寇辽阳,汉将飞来入战场。直取单于归阙下,论功那更数名王。

王中丞破敌辽阳凯歌四章 其四

李攀龙李攀龙 〔明代〕

中丞万马下榆关,拂海旌旗破敌还。幕府秋阴连杀气,散为风雨暗燕山。

王中丞破敌辽阳凯歌四章 其三

李攀龙李攀龙 〔明代〕

再领楼船护海滨,三持节钺扫边尘。怪来长得君王宠,自是麒麟阁上人。

题候涛山观音寺寺徙自落迦

李攀龙李攀龙 〔明代〕

落迦山上古祗林,白马西来峡口深。月出尔时楼阁影,风还如是海潮音。

若非鹦鹉元能语,谁解莲花不染心。五十三员知识尽,可劳踪迹问浮沉。

子夜歌 其一

李攀龙李攀龙 〔明代〕

涉江种芙蓉,青荷几时有。但使莲心生,何虑不成偶。

四时子夜歌 其一

李攀龙李攀龙 〔明代〕

春鸟既集渚,春花复著林。高台不可望,春色荡侬心。

咏古 其六

李攀龙李攀龙 〔明代〕

白石粲南山,赪鲤丽沧浪。单衣裁及骭,缊缕远从商。

夜中起饭牛,任车自所将。爝火辟列星,上客烂生光。

疾歌一不闻,何谓伯与王。

四时子夜歌 其二

李攀龙李攀龙 〔明代〕

绮窗媚初月,罗帐褰春风。欢复自顾虑,崎岖当奈侬。

子夜歌 其二

李攀龙李攀龙 〔明代〕

桑叶老欲尽,春蚕已就眠。那能不作茧,丝子自缠绵。

形式
© 2023 古诗词大全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