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函谷草堂为许廷纶
陆深 〔明代〕
表里河山故国西,昔人曾费一丸泥。逃秦客去鸡犹唱,拟杜诗成手自题。
天际浮云横紫逻,夜窗燃火照青藜。卧龙未许终藏雨,指点南阳是隔溪。
醉窝
爱酒不爱醉,酒深如有神。同来送日月,无柰独醒人。
利路纪雨八首自广元至柏林驿适久旱得雨口占识喜 其六
飘萧竹树动乡心,却是西川雨酿霖。水绕巴江流渐长,云来巫峡气常阴。
不妨柏溜参天下,复爱棠栖隐地深。欲为吾民歌帝力,阳春白雪有馀音。
送徐伯臣出令奉化
徐卿家世更能文,新绾银章下五云。龙种拟看空冀北,牛刀聊复试鸡群。
气横湖海神仙侣,坐拥江山锦绣纹。欲向风霜占大节,却从冰檗树奇勋。
凤冈书屋为宁波朱允升赋
凤凰冈下结幽居,能读先人万卷书。手种碧梧深雨露,谁题凡鸟到门闾。
楚狂空有歌相和,阿阁曾传事巳虚。见说上林工奏赋,白头未必老相如。
送张懋勉之赴新建县丞
云间文献旧名家,艺苑驰声几岁华。新捧除书辞赤陛,满斟别酒对黄花。
东湖古庙馀尘榻,南浦疏帘捲落霞。少府胜游还胜地,好将清誉遍天涯。
初试羊㲨予有一端藏笥中者十年兹教内馆始制为衣以禦北风感而有作
萧飒头颅感是非,半生何敢爱轻肥。相将岁晚看新制,指点年华亦故衣。
北郭严凝随瘦马,西州辛苦到残机。病来却恐浑憔悴,且试休文旧带围。
饯别联句三首 其二
楼船南下乞灵风,白露横江水接空。梦绕红云双阙迥,心随碧汉一槎通。
离觞照蜡情偏切,授简催诗句未工。佳会良宵须记取,不妨写入画图中。
安鸿渐赠诗兼惠红酒狐裘途中和答
恭承帝遣出词林,珍重高怀抵万金。醇酒巳从心醉后,绨袍何止故情深。
秦关日月时分照,辽海风云忽送阴。一路画图随马首,据鞍聊得继高吟。
食酥叠前韵
琼花凝露拂高秋,玳瑁筵前十二楼。软滑不须论北塞,温柔元自出南州。
夜寒锦帐笙歌细,春煖金尊琥珀浮。惭愧清寒玉堂客,得闻风味破新愁。
病后闭关
万里桥边万里身,西风摵摵鬓毛新。天应怜我长为客,事到求名始累人。
满院苍苔行省宅,一川黄叶大江滨。少陵老去多秋兴,且傍云山结四邻。
秋初望西山有雾气如雪偶成
日照西岩晓雾封,恍然遥对雪山峰。奔波十载有万里,云水半生知几重。
天上楼台新雨候,长安风物早秋容。长趋馆阁惭无补,日近烟霄五色龙。
白槿
寻常红与紫,不及淡梳妆。木槿篱边过,冰肌照拒霜。
偶成
蓬莱波浪浅,汀洲杜若新。暖云不作雨,閒杀钓鳌人。
和安鸿渐登楼曲四首 其四
楼头红粉妆,楼下紫骝马。两处总相思,无言泪成把。
登南广福钟楼
百尺阑干围暮钟,江流曲曲卧真龙。望穷南亩栖禾黍,天放西风吹菊松。
落日楼台俱渺渺,浮云舟楫自重重。凌空为尽悲秋兴,一上高楼兴转浓。
视牲 其一 厢斋居
向晚郊坛第几巡,愿储精意奉明禋。去来路熟浑忘远,西北山多欲碍春。
终见牛羊歌帝右,未因鼷鼠变斋晨。东风又遍天街草,御辇须怜碧玉茵。
次韵荅霍渭厓
西望遥山紫翠铺,篷壶琼岛切清都。仙才何用东求海,王会仍须绘作图。
金榜日高悬五凤,玉河水满浴双凫。遭逢若论恩波阔,忆向潇湘万顷湖。
和安鸿渐登楼曲四首 其二
日夕倚楼望,行人归未归。断魂与残梦,相逐雁南飞。
南溪
四面溪山如画里,扁舟南下更悠哉。薰风五月常先到,梅花一枝偏早开。
茅作小斋俱背水,月临午夜独登台。朝宗万派俱通海,遥向鄱阳一脉来。
西堂分韵得新字
帝里风光属小春,桥门高燕集嘉宾。城临北斗看山近,人爱斜阳送酒频。
忆昔图南同作客,相逢回首各伤神。情深浑欲忘归去,怕见楼头月色新。
饯别联句三首 其三
离筵高启远公堂,漏尽何辞更举觞。光彩可怜双白璧,文章绝妙几青箱。
飘飘仙躅丹霄下,渺渺乡心碧海傍。明日星轺当晓发,淡云应护雁天霜。
和安鸿渐登楼曲四首 其三
雪后楼偏好,青山破白看。客衣无奈薄,高处许多寒。
寿汪思云室余孺人七十
越山高处入青云,仙里华堂启寿尊。日映萱庭花晚翠,风含椿树露朝新。
筵开绿醑重茵席,帘锁斑衣五色文。从此耋龄垂庆节,会看花诰玉楼春。
赠别尤宗阳还吴门
临岐莫怪恨喑喑,投赠天涯纸半函。泽国乡音三泖北,江湖夜雨一灯南。
浮踪去住僧留偈,世味寒温佛饱参。归去若逢人问讯,文章何用学春蚕。
苦寒归心愈切次胡可泉韵
囊无杨震四知金,手种桓温柳十寻。残菊傲霜如恋客,栖鸦带日自投林。
间来曝背犹堪献,惊起冲寒苦未禁。梦绕故园春事里,烟波门巷落花深。
食菱
一曲菱歌江上秋,画船归近望江楼。北来物色浑如玉,南望乡关第几州。
风味疑从仙掌堕,水芳曾傍锦云浮。岁寒独枉佳人惠,消得相如一片愁。
次韵白雁二首 其二
来从星汉下潇湘,妆点枫林入醉乡。锦字传情通万里,银筝移柱送斜行。
溶溶月色怜孤影,渺渺归心滞晚霜。堪叹杨雄头尽白,惟将羽猎奏君王。
九日山居客至以大风不遂登高因次李空同集韵
泽国风涛郁未开,长缘病骨懒登台。无期远客还能至,有几重阳得再来。
黄菊自应篱下看,清霜如为镜中催。当年空负凌云气,独把茱萸首重回。
和陈中川秋燕东关寺
太原城畔东关寺,合让元龙独倚楼。回首风烟成隔岁,当时游赏正高秋。
黄花破帽寒犹恋,紫塞浮云晚更稠。今夜灯前闻古调,三巴最苦若为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