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
元和二年秋,我年三十七。长庆二年秋,我年五十一。
中间十四年,六年居谴黜。穷通与荣悴,委运随外物。
遂师庐山远,重吊湘江屈。夜听竹枝愁,秋看滟堆没。
近辞巴郡印,又秉纶闱笔。晚遇何足言,白发映朱绂。
销沈昔意气,改换旧容质。独有曲江秋,风烟如往日。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除夜寄微之
白居易 〔唐代〕
召公谏厉王弭谤
佚名 〔先秦〕
【正宫】塞鸿秋
郑光祖 〔元代〕
渔家傲·诗句一春浑漫与
段克己 〔金朝〕
卜算子·十载仰高明
赵长卿 〔宋代〕
沁园春·梦孚若
刘克庄 〔宋代〕
风入松·寄柯敬仲
虞集 〔元代〕
青衫湿遍·悼亡
纳兰性德 〔清代〕
思帝乡·花花
温庭筠 〔唐代〕
武陵春·走去走来三百里
辛弃疾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