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若水〔明代〕
尝闻斐君子,外节以中通。虚心应霜雪,夷险无春冬。
又闻髯大人,柔外且刚中。霜雪莫之陵,雨露无全功。
以兹庇本支,不与时芳同。遥遥念先德,毋忝尔芳踪。
若欲问圣学,诣学竹与松。何以学竹松?生理一无穷。
刚通本阳德,去去成群龙。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双调】水仙子 春暮
李致远 〔元代〕
临江仙·寒柳
纳兰性德 〔清代〕
满江红·赣州席上呈陈季陵太守
辛弃疾 〔宋代〕
玉楼春·戏赋云山
阮郎归
刘镇 〔宋代〕
菩萨蛮(江干)
王炎 〔宋代〕
念奴娇(重九前二日登西塔观县治,用前韵)
姚述尧 〔宋代〕
沁园春
刘氏 〔宋代〕
酒泉子(十之九)
潘阆 〔宋代〕
感皇恩(晚酌)
毛滂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