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若水〔明代〕
欲扣诗坛不敢干,诗囊写出尽琅玕。歌声窈窕初闻雅,行李依稀始渡乾。
高韵想应卑汉魏,微言早已入脾肝。莫嫌潦倒无筋力,进步还看百尺竿。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大石调】青杏子_天赋两风流
马致远 〔元代〕
浪淘沙·写梦
龚自珍 〔清代〕
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
纳兰性德 〔清代〕
临江仙引·渡口
柳永 〔宋代〕
长相思·一重山
李煜 〔五代〕
夜飞鹊
陈允平 〔宋代〕
南歌子(茉莉)
望仙门
张抡 〔宋代〕
减字木兰花(正月十七日,孙守约观残灯。是夕灯火甚盛,而雪消雨作)
毛滂 〔宋代〕
瑞鹤仙
郭世模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