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鉴〔明代〕
子陵遁世士,因乱在齐邦。羊裘物色中,三徵往帝乡。
傲睨帝王尊,唾视名利场。辞荣良足钦,适用非所长。
观其卧床对,岂不由衷肠。愿从巢父流,接迹颍水阳。
诏许放还山,于焉渔且耕。君臣义交尽,故旧情靡忘。
希文守兹郡,披榛吊颓荒。饰词荐蘋藻,伐石铭文章。
节礼两言立,日月可争光。如规莫加圆,如矩莫加方。
后贤务新奇,论议太低昂。遂令礼贤举,造化聚讼端。
唯陵固汉人,清节起东京。况之三代士,斯言殊未当。
逝者如有闻,应亦以为平。遥遥望云山,永言多慨慷。
史鉴
史鉴(1434—1496),字明古,号西村,别署西村逸史。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人。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书无不读,尤熟于史。一生淡于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荐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辞,一直隐居不仕,隐留心经世之务。每有客人到访,则陈列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古籍、书画名品,互相鉴赏和题签。其收藏处所名有“日鉴堂”。正德间,吴中高士首推沈周,史鉴次之,所作《晴雨霁三游西湖》,为游记文学经典,有《西村集》八卷,见《四库总目》。
古风其三十一
李白 〔唐代〕
忆杭州梅花因叙旧游寄萧协律
白居易 〔唐代〕
观第五泄记
袁宏道 〔明代〕
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
疾趋,度石罅,瀑见。石青削,不容寸肤,三面皆郛立。瀑行青壁间,撼山掉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如虹,忽卷掣折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
游人坐欹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
暮归,各赋诗。所目既奇,思亦变幻,恍惚牛鬼蛇神,不知作何等语。时夜已午,虎之声,如在床几间。彼此谛观,须眉毛发,种种皆竖,俱若鬼矣。
柳含烟·章台柳
毛文锡 〔五代〕
山花子·银字笙寒调正长
和凝 〔五代〕
瑞龙吟·大石春景
周邦彦 〔宋代〕
南歌子·似带如丝柳
温庭筠 〔唐代〕
虞美人·赋虞美人草
辛弃疾 〔宋代〕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满江红·点火樱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