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不二门
白居易 〔唐代〕
两眼日将闇,四肢渐衰瘦。束带剩昔围,穿衣妨宽袖。
流年似江水,奔注无昏昼。志气与形骸,安得长依旧。
亦曾登玉陛,举措多纰缪。至今金阙籍,名姓独遗漏。
亦曾烧大药,消息乖火候。至今残丹砂,烧乾不成就。
行藏事两失,忧恼心交斗。化作憔悴翁,抛身在荒陋。
坐看老病逼,须得医王救。唯有不二门,其间无夭寿。
【双调】清江引_咏笑靥儿一
周文质 〔元代〕
浣溪沙·庭菊飘黄玉露浓
顾敻 〔五代〕
菩萨蛮·寄女伴
秋瑾 〔近现代〕
卜算子·风露湿行云
张元干 〔宋代〕
长相思·云一涡
李煜 〔五代〕
一剪梅·游蒋山呈叶丞相
辛弃疾 〔宋代〕
凤时春(见残梅)
王质 〔唐代〕
庆春泽(丙子元夕)
刘镇 〔宋代〕
鹧鸪天
张抡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