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升〔明代〕
当今注意新开府,夫子能言旧直臣。日影虎符明远色,海波龙户洒先尘。
八公山气充函夏,五岭花香拱寿春。已引祥鸾鸣足足,全褫猛犬吠狺狺。
深观南极张形势,急讯天潢慎齿唇。山海转输须有力,阴阳调护讵非神。
抑奸量使西门豹,移檄悬奔东郭㕙。座极长风通浡潏,旗盈高角动嶙峋。
躔星欲借三台近,捷羽因推百粤频。挥手蜃烟销旦夕,披心蛮部固尊亲。
独扬周代歌元老,已靖唐边信大人。铜柱直堪依日月,玉堂应创画麒麟。
陈子升
(1614—1673)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洞仙歌·冰姿玉骨
辛弃疾 〔宋代〕
无题二首 其二
李商隐 〔唐代〕
重帷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越调】小桃红 新柳
李致远 〔元代〕
【双调】乔牌儿_别情凤求凰
乔吉 〔元代〕
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
张元干 〔宋代〕
金缕曲·次女绣孙
俞樾 〔清代〕
次女绣孙,倚此咏落花,词意凄惋。有云:“叹年华,我亦愁中老”,余谓少年人不宜作此,因广其意,亦成一阕。
花信匆匆度。算春来、瞢腾一醉,绿阴如许!万紫千红飘零尽,凭仗东风送去。更不问、埋香何处?却笑痴儿真痴绝,感年华、写出伤心句:“春去也,那能驻?”浮生大抵无非寓。慢流连、鸣鸠乳燕,落花飞絮。毕竟韶华何尝老,休道春归太遽。看岁岁朱颜犹故。我亦浮生蹉跎甚,坐花阴、未觉斜阳暮。凭彩笔,绾春住。
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李清照 〔宋代〕
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苏轼 〔宋代〕
余去岁在东武,作《水调歌头》以寄子由。今年子由相从彭门居百余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余以其语过悲,乃为和之,其意以不早退为戒,以退而相从之乐为慰云耳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
清平乐·画堂晨起
李白 〔唐代〕
□□□(闻鹃啼)
王质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