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
业大承宗祖,功成付子孙。睿文诗播乐,遗训史标言。
节表中和德,方垂广利恩。悬知千载后,理代数贞元。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闺情
曾瑞 〔元代〕
【正宫】醉太平
人月圆·春日湖上
张可久 〔元代〕
浣溪沙·湖上西风急暮蝉
晏殊 〔宋代〕
破阵子·春景
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秋瑾 〔近现代〕
菩萨蛮·大柏地
毛泽东 〔近现代〕
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空
张孝祥 〔宋代〕
相见欢·落花如梦凄迷
纳兰性德 〔清代〕
临江仙(送使君刘显谟归三衢)
姚述尧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