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文迭运,损益相因。业遵宪气,道著成均。南学尚齿,东序贵仁。
三德既备,七教斯陈。
微言中绝,异端竞起。扫灭秦馀,缉维汉始。暗涂颇照,棼丝未理。
扰扰百家,悠悠千祀。
大梁肇命,睿悊惟君。万方辑瑞,八表澄氛。仰测天象,俯奂人文。
弘教犹海,聚学如云。
道生万有,孝首百行。孔勖□深,老抑浮竞。分门命学,异流争镜。
谁其一之,资我将圣。
家隆重栋,国体贰天。元良正位,至德聿宣。优悠艺术,博极几玄。
丕隆夏载,旦暮姬年。
扬我圣作,导我人志。盛彼痒门,于惟上嗣。三席式启,百僚胥位。
诵声编道,儒衣成肆。
睟容玉润,丽辩泉飞。英蕃起予,执经光晖。肩墙睹奥,入室探启。
博哉善诱,嗟然实归。
请业既终,奠祀爰设。北牖配灵,左阶升洁。蘋藻登荐,巾冕成迾。
黍稷非馨,诚敬斯悦。
蔼蔼幕宫,泱泱殿沼。旗章映春,丝竹清晓。献琛海外,蒙衣塞表。
具惟燕嘉,同庆忆兆。
至道辉被,英风洋溢。式摽盛轨,方□懋实。职滥惇史,诵乖洪笔。
使仰歌颂,终惭照述。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何也?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而仆之。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中丞匿于溷藩以免。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卒与尸合。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嗟乎!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