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熙春〔明代〕
人言即心即佛,菩提无树前因。本来色身是幻,何须身外传身。
儒有丁兰刻木,总是如见精神。学佛因心求法,舍身何处寻真。
林熙春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家境中落,全凭嫂嫂抚养成人。但据志书所载,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授四川巴陵县令,不久即“以内艰归”。所谓“内艰”,即母丧(按,俗称父丧为外艰,母丧为内艰,统称丁忧,丁艰)。据此,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当然,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据称,林熙春为报答嫂恩,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抵今池塘尚在。
读圆觉经
辛弃疾 〔宋代〕
铁杵磨针
郑之珍 〔明代〕
木兰花慢·太湖纵眺
洪亮吉 〔清代〕
虞美人·枕上
毛泽东 〔近现代〕
浣溪沙·花渐凋疏不耐风
孙光宪 〔五代〕
南乡子·风雨满苹洲
陈亮 〔宋代〕
贺新郎·春情
李玉 〔宋代〕
浣溪沙·凤髻抛残秋草生
纳兰性德 〔清代〕
花犯·小石梅花
周邦彦 〔宋代〕
满江红·江行和杨济翁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