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雯〔清代〕
藕丝欲断更菱丝,香径晚凉披。梧桐半落,蒹葭相对,豆蔻无枝。
淡黄衫子月明时,无计是相思。归期尚可,燕方飞去,雁未来迟。
李雯
(1608—1647)明末清初江南青浦人,字舒章。明崇祯十五年举人。与陈子龙等有“云间六子”之称。入清,被荐任内阁中书舍人。多尔衮致史可法、唐通等信,均其手笔。不久,忧伤而死。有《蓼斋集》。
奉和李大夫题新诗二首各六韵 因严亭
白居易 〔唐代〕
箕颍人穷独,蓬壶路阻难。何如兼吏隐,复得事跻攀。
岩树罗阶下,江云贮栋间。似移天目石,疑入武丘山。
清景徒堪赏,皇恩肯放闲。遥知兴未足,即被诏徵还。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
李商隐 〔唐代〕
【黄钟】愿成双
曾瑞 〔元代〕
【中吕】阳春曲_坐听西掖钟
薛昂夫 〔元代〕
鹧鸪天·候馆灯昏雨送凉
元好问 〔金朝〕
浣溪沙·昨夜新看北固山
王国维 〔近现代〕
贺新郎·送陈真州子华
刘克庄 〔宋代〕
水调歌头·送杨民瞻
辛弃疾 〔宋代〕
汉宫春·会稽秋风亭观雨
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苏轼 〔宋代〕
余去岁在东武,作《水调歌头》以寄子由。今年子由相从彭门居百余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余以其语过悲,乃为和之,其意以不早退为戒,以退而相从之乐为慰云耳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