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若水〔明代〕
方竹红藤来上方,入手振之声琅琅。天台有路终须到,只在衰翁柱杖傍。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独游玉泉寺
白居易 〔唐代〕
云树玉泉寺,肩舁半日程。更无人作伴,祗共酒同行。
新叶千万影,残莺三两声。闲游竟未足,春尽有馀情。
登西山望硖石湖
【南吕】一枝花_咏剑离匣牛
施耐庵 〔元代〕
折桂令·九日
张可久 〔元代〕
酹江月·秋夕兴元使院作用东坡赤壁韵
胡世将 〔宋代〕
甘州遍·秋风紧
毛文锡 〔五代〕
诉衷情·永夜抛人何处去
顾夐 〔五代〕
凤凰台上忆吹箫·寸寸微云
贺双卿 〔清代〕
相见欢·深林几处啼鹃
庄棫 〔清代〕
梅花引·苏小小墓
朱彝尊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