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若水〔明代〕
涉江访焦山,焦山在目前。风伯有何意,而使不济焉。
不济命乎而,遗予不尽思。如彼隐德者,缄藏极神机。
草木与崖石,处处皆吾益。草以观我生,石以砺予力。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杏花天·牡丹昨夜方开遍
辛弃疾 〔宋代〕
【南吕】一枝花_咏剑离匣牛
施耐庵 〔元代〕
【越调】小桃红_湖亭秋夜锦
张可久 〔元代〕
望江南·江南月
王琪 〔宋代〕
生查子·惆怅彩云飞
纳兰性德 〔清代〕
南歌子(王清叔会同舍赏莲花,席间命官奴索词)
姚述尧 〔宋代〕
酒泉子(十之九)
潘阆 〔宋代〕
喜迁莺
赵温之 〔宋代〕
浣溪沙
程垓 〔宋代〕
一落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