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不能庇国,岂不能庇教。奈何五印度,竟不闻佛号!
古有《韦陀》画,云自梵天造。贵种婆罗门,挟此肆凌傲。
凡夫钝根辈,分定莫能校。自佛倡平等,人各有业报。
天堂与地狱,善恶人所召。卑贱众首陀,吹螺喜相告。
亦有婆罗门,渐渐服教导。食屑鹁鸠行,夜行鸺鹠叫。
涂灰身半裸,拜月脚左跷。各弃事天业,回向信三宝。
大地阎浮提,慈云遍覆帱。何意梵志辈,势盛复鼓噪。
灰死火复然,尾大力能掉。别创温都名,布以人皇诏。
佛头横著粪,诃骂杂嘲诮。尽驱出家人,一一出边徼。
外来波斯胡,更立祆神庙。千牛祭火光,万马拜日曜。
嗣后摩诃末,采集各经要。一经衍圣传,一剑镇群暴。
谓此哥罗尼,实以教忠孝。天使乘白马,口宣天所诰。
从则升九天,否则杀左道。教主兼霸王,黄屋建左纛。
继以蒙古主,挟势尤桀骜。以彼转轮王,力大谁敢较。
迩来耶稣徒,遍传《新旧约》。载以通商舶,助以攻城炮。
谓天只一尊,获罪无所祷。一切土木像,荒诞尽可笑。
顶上舍利珠,拉杂付摧烧。竟使佛威德,灯灭树倾倒。
摩耶抚钵哭,迦叶捧衣悼。像法二千年,今真末劫到。
恶王魔波旬,更使众魔娆。天人八部众,谁不生悲恼?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晚清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汉族客家人,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有《人镜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天目幽邃奇古不可言,由庄至颠,可二十余里。
凡山深辟者多荒凉,峭削者鲜迂曲;貌古则鲜妍不足,骨大则玲珑绝少,以至山高水乏,石峻毛枯:凡此皆山之病。
天目盈山皆壑,飞流淙淙,若万匹缟,一绝也。石色苍润,石骨奥巧,石径曲折,石壁竦峭,二绝也。虽幽谷县岩,庵宇皆精,三绝也。余耳不喜雷,而天目雷声甚小,听之若婴儿声,四绝也。晓起看云,在绝壑下,白净如绵,奔腾如浪,尽大地作琉璃海,诸山尖出云上若萍,五绝也。然云变态最不常,其观奇甚,非山居久者不能悉其形状。山树大者,几四十围,松形如盖,高不逾数尺,一株直万余钱,六绝也。头茶之香者,远胜龙井,笋味类绍兴破塘,而清远过之,七绝也。余谓大江之南,修真栖隐之地,无逾此者,便有出缠结室之想矣。
宿幻住之次日,晨起看云,巳后登绝顶,晚宿高峰死关。次日,由活埋庵寻旧路而下。数日晴霁甚,山僧以为异,下山率相贺。山中僧四百余人,执礼甚恭,争以饭相劝。临行,诸僧进曰: “荒山僻小,不足当巨目,奈何?”余曰:“天目山某等亦有些子分,山僧不劳过谦,某亦不敢面誉。”因大笑而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