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若水〔明代〕
何使君,何使君,人称有脚之阳春。阳春到处物皆欣,二方遗爱六碑存。
按辔骢马无生尘,剖符帝命乘朱轮。德安用德不用罚,千里牧刍无斗群。
坐使闾阎风俗淳,循良之政为一新。尔时德民吁叹哉,何父何母使君仁。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江神子/江城子
辛弃疾 〔宋代〕
介之推不言禄
左丘明 〔先秦〕
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
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
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
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
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
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
其母曰:“能如是乎?与汝偕隐。”遂隐而死。
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地名)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喜春来·梅擎残雪芳心奈
元好问 〔元代〕
【双调】落梅引
张养浩 〔元代〕
更漏子·三十六宫秋夜水
欧阳炯 〔五代〕
眼儿媚·咏梅
纳兰性德 〔清代〕
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
水调歌头·送郑厚卿赴衡州
三五七言 / 秋风词
李白 〔唐代〕
虞美人
陈允平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