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徵〔唐代〕
于穆清庙,聿脩严祀。四县载陈,三献斯止。笾豆撤荐,人祗介祉。
神惟格思,锡祚不已。
魏徵
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钜鹿郡(一说在今河北省巨鹿县,一说在今河北省馆陶县)人,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徵病死。官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号“文贞”。葬礼从简。同年入凌烟阁。魏徵陵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其中最著名,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谏太宗十思疏》。
满庭芳·看岳王传
周德清 〔元代〕
【双调】钱丝泫
乔吉 〔元代〕
鹧鸪天·赠驭说高秀英
王恽 〔元代〕
南乡子·乘彩舫
李珣 〔五代〕
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
赵令畤 〔宋代〕
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欧阳修 〔宋代〕
汉宫春·立春日
辛弃疾 〔宋代〕
八声甘州(读周公瑾传)
王质 〔唐代〕
望江南
黄公绍 〔唐代〕
采桑子(秋日丁香)
王炎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