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林栖无外事,心似野僧闲。万籁千峰起,空帘午梦还。
松香飘蕙帐,苔色映柴关。独鹤归来晚,遥钟若个山。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欢喜二偈 其二
白居易 〔唐代〕
眼闇头旋耳重听,唯馀心口尚醒醒。今朝欢喜缘何事,礼彻佛名百部经。
湘妃怨·次韵金陵怀古
张可久 〔元代〕
【南吕】金字经_乐闲百年浑
【南吕】阅金经 春
徐再思 〔元代〕
女冠子·春山夜静
李珣 〔五代〕
归国遥·春欲晚
韦庄 〔唐代〕
点绛唇·呈洛滨筠溪二老
张元干 〔宋代〕
一剪梅·红满苔阶绿满枝
唐寅 〔明代〕
风流子·出关见桃花
张惠言 〔清代〕
海风吹瘦骨,单衣冷、四月出榆关。看地尽塞垣,惊沙北走;山侵溟渤,叠障东还。人何在?柳柔摇不定,草短绿应难。一树桃花,向人独笑;颓垣短短,曲水湾湾。东风知多少?帝城三月暮,芳思都删。不为寻春较远,辜负春阑。念玉容寂寞,更无人处,经他风雨,能几多番?欲附西来驿使,寄与春看。
唐多令
张林 〔两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