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郭外空林带夕霏,海天离思远依依。流年又逐残春去,华发空惊两鬓稀。
啼鸟落花孤梦断,白云芳草旧游非。家园此日堪惆怅,况是天涯客未归。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女冠子·淡花瘦玉
孙光宪 〔五代〕
望江南·梳洗罢
温庭筠 〔唐代〕
酒泉子·花映柳条
鹧鸪天·代人赋
辛弃疾 〔宋代〕
行香子·秋与
苏轼 〔宋代〕
百岁令(寿丁大监)
朱涣 〔唐代〕
青门引(寻梅)
王质 〔唐代〕
念奴娇(月)
黄公绍 〔唐代〕
朝中措
王彭年 〔宋代〕
蝶恋花(东堂下牡丹,仆所栽者,清明后见花)
毛滂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