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允明〔明代〕
循麓都来几屐踪,异观灵景正重重。入门始见山和水,汲涧愁惊虎与龙。
四面更无林作伴,当头又着塔为峰。尘裾皂衲纷纷满,二竺终无一个逢。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父善游
吕不韦 撰 〔先秦〕
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矣。
【中吕】喜春来 秋夜
李致远 〔元代〕
好事近·梦中作
秦观 〔宋代〕
杨柳枝五首·其二
牛峤 〔唐代〕
步蟾宫·闰六月七夕
顾贞观 〔清代〕
卜算子·阻风瓜步
陈维崧 〔清代〕
风急楚天秋,日落吴山暮。乌柏红梨树树霜,船在霜中住。极目落帆亭,侧听催船鼓。闻道长江日夜流,何不流侬去?
霜天晓角·晚次东阿
朱彝尊 〔清代〕
浣溪沙·败叶填溪水已冰
纳兰性德 〔清代〕
清平乐·洛阳愁绝
温庭筠 〔唐代〕
荷叶杯·镜水夜来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