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鏊〔明代〕
大通桥下水,送我到苏州。君心与之同,淊淊日夜东南流。
千山万山隔不断,天南天北长悠悠。燕南车尘高十丈,回首湖山几兴望。
枫桥忽听寒山钟,却望燕南在天上。白玉堂,黄金阙,君在京华我吴越。
雁飞木落洞庭波,鸡鸣海色长安月。
王鏊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重登科
杜牧 〔唐代〕
殿前欢·拍栏杆
乔吉 〔元代〕
宴清都·连理海棠
吴文英 〔宋代〕
清平乐·池上纳凉
项鸿祚 〔清代〕
水天清话,院静人销夏。蜡炬风摇帘不下,竹影半墙如画。醉来扶上桃笙,熟罗扇子凉轻。一霎荷塘过雨,明朝便是秋声。
好事近·愁展翠罗衾
王国维 〔近现代〕
摘得新
皇甫松 〔唐代〕
摘得新,枝枝叶叶春。管弦兼美酒,最关人。平生都得几十度,展香茵。
酌一卮,须教玉笛吹。锦筵红蜡烛,莫来迟。繁红一夜经风雨,是空枝。
鹊桥仙·云林瞩题闰七夕联吟图
顾太清 〔清代〕
临江仙引·渡口
柳永 〔宋代〕
鹧鸪天·插脚红尘已是颠
陆游 〔宋代〕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李煜 〔五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