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奇龄〔清代〕
浮山如在眼,枞阳路、时望大江遥。想当日长瑜,曾为四友,今闻子季,仍号三高。
从谁道,十年黄令阁,一别湛郎桥。湖上风光,全随蓬转,江南春信,半在梅梢。
幸新来无恙,词中尚记得,醉卧干蕉。不道安成前度,良夜迢迢。
自白鹭洲边,歌残纤月,红螺泽畔,酒散寒潮。试问梁园宾客,谁忆枚皋。
毛奇龄
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越调】天净沙_行边宿国幽
张可久 〔元代〕
清平乐·雨晴烟晚
冯延巳 〔五代〕
雨晴烟晚。绿水新池满。双燕飞来垂柳院,小阁画帘高卷。黄昏独倚朱阑。西南新月眉弯。砌下落花风起,罗衣特地春寒。
风流子·出关见桃花
张惠言 〔清代〕
海风吹瘦骨,单衣冷、四月出榆关。看地尽塞垣,惊沙北走;山侵溟渤,叠障东还。人何在?柳柔摇不定,草短绿应难。一树桃花,向人独笑;颓垣短短,曲水湾湾。东风知多少?帝城三月暮,芳思都删。不为寻春较远,辜负春阑。念玉容寂寞,更无人处,经他风雨,能几多番?欲附西来驿使,寄与春看。
于中好·独背残阳上小楼
纳兰性德 〔清代〕
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辛弃疾 〔宋代〕
沁园春·和吴尉子似
鹧鸪天·鹅湖寺道中
浣溪沙·转烛飘蓬一梦归
李煜 〔五代〕
水调歌头(七夕)
姚述尧 〔宋代〕
八声甘州(寿胡存齐)
邓剡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