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十年江海慕清芬,何事逢君又别君。花屿到来应几日,茆山归去独寻云。
清溪碧水琴边落,黄叶秋声鹤上闻。自愧萍踪无住著,欲将飞佩息尘纷。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节节高·题洞庭鹿角庙壁
卢挚 〔元代〕
相见欢·微云一抹遥峰
纳兰性德 〔清代〕
南歌子·倭堕低梳髻
温庭筠 〔唐代〕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宋代〕
南歌子·万万千千恨
促拍丑奴儿(寿孟万户)
邓剡 〔宋代〕
相见欢(秋思)
毛滂 〔宋代〕
浣溪沙(武康社日)
导引(孝宗皇帝虞主自浙江还重华宫鼓吹导引曲)
楼钥 〔宋代〕
临江仙
程垓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