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十年江海慕清芬,何事逢君又别君。花屿到来应几日,茆山归去独寻云。
清溪碧水琴边落,黄叶秋声鹤上闻。自愧萍踪无住著,欲将飞佩息尘纷。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小桃红·淡烟微雨锁横塘
盍西村 〔元代〕
【越调】凭阑人_众远楼上画
张可久 〔元代〕
浣溪沙·春到青门柳色黄
冯延巳 〔五代〕
蝴蝶儿·蝴蝶儿
张泌 〔唐代〕
蝶恋花·一别家山音信杳
施耐庵 〔元代〕
南歌子·似带如丝柳
温庭筠 〔唐代〕
南乡子·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
苏轼 〔宋代〕
渔父·浪花有意千里雪
李煜 〔五代〕
红林檎近
陈允平 〔宋代〕
倦寻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