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开图见嵩山,妙趣忽已领。濛濛花源阴,窈窕多灵境。
石洞閟苔纹,天窗逗云影。迎秋鹖冠凉,先雪荷衣冷。
长夜何所闻,龙鸣在西顶。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青玉案·梵宫百尺同云护
李煜 〔五代〕
大德歌·冬
关汉卿 〔元代〕
虞美人·宝檀金缕鸳鸯枕
毛文锡 〔五代〕
沁园春·送春
刘辰翁 〔宋代〕
南乡子·璧月小红楼
孙惟信 〔宋代〕
临江仙·未遇行藏谁肯信
侯蒙 〔宋代〕
解语花·风销焰蜡
周邦彦 〔宋代〕
踏莎行·赋稼轩集经句
辛弃疾 〔宋代〕
如梦令
石孝友 〔宋代〕
浣溪沙(蔷薇水)
张元干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