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林馆隐空青,鸟外三花夕。药草半庭闲,烟萝数峰碧。
阴林绝行踪,旷古多灵迹。独鹤天际还,寒流月中白。
偶与仙人期,尘心坐来息。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谒金门·山共水
辛弃疾 〔宋代〕
题法华山天衣寺
白居易 〔唐代〕
湖心亭看雪
张岱 〔明代〕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余拏 一作:余挐)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杂剧·吕洞宾三醉岳阳楼
马致远 〔元代〕
采桑子·高城鼓动兰釭灺
王国维 〔近现代〕
念奴娇·鸟儿问答
毛泽东 〔近现代〕
菩萨蛮·牡丹花谢莺声歇
温庭筠 〔唐代〕
南歌子·天上星河转
李清照 〔宋代〕
柳梢青(戏简高菊涧)
刘镇 〔宋代〕
清平乐
张元干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