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若水〔明代〕
形下下影响,形上上神奇。智愚一以远,慎哉此毫釐。
上下匪一体,何由知彰微。修之在敬义,人力非天机。
请勿信我语,亲见乃不疑。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归田三首 其二
白居易 〔唐代〕
种田意已决,决意复何如。卖马买犊使,徒步归田庐。
迎春治耒耜,候雨辟菑畬。策杖田头立,躬亲课仆夫。
吾闻老农言,为稼慎在初。所施不卤莽,其报必有馀。
上求奉王税,下望备家储。安得放慵惰,拱手而曳裾。
学农未为鄙,亲友勿笑余。更待明年后,自拟执犁锄。
工之侨献琴
刘基 〔明代〕
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使国工视之,曰:“弗古。”还之。
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焉。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乐官传视,皆曰:“希世之珍也。”
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而不早图之,其与亡矣。”遂去,入于宕之山,不知其所终。
小桃红·咏桃
周文质 〔元代〕
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唐寅 〔明代〕
最高楼·旧时心事
程垓 〔宋代〕
天仙子·渌水亭秋夜
纳兰性德 〔清代〕
感皇恩(寿赵路公八十)
刘镇 〔宋代〕
木兰花慢(寿周耐轩府尹)
邓剡 〔宋代〕
点绛唇
廖行之 〔宋代〕
如梦令(题龙脊石)
冯熔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