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尧臣〔宋代〕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朝天子·咏喇叭
王磐 〔明代〕
【双调】乔牌儿_世途人易老
马致远 〔元代〕
春光好·花滴露
欧阳炯 〔五代〕
渔歌子·柳垂丝
李珣 〔五代〕
水调歌头·送王修甫东还
王恽 〔元代〕
蝶恋花·柳絮年年三月暮
周济 〔清代〕
柳絮年年三月暮,断送莺花,十里湖边路。万转千回无落处,随侬只恁低低去。满眼颓垣欹病树,纵有余英,不值风姨妒。烟里黄沙遮不住,河流日夜东南注。
尉迟杯·七夕怀静怜
朱彝尊 〔清代〕
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欧阳修 〔宋代〕
一剪梅·中秋无月
辛弃疾 〔宋代〕
最高楼·醉中有索四时歌者为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