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闽川今谪去,惆怅复离群。别梦逢京雨,愁心住楚云。
猿声闽树远,帆影越江分。圣主恩波重,多才不弃君。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双调】钱丝泫
乔吉 〔元代〕
惜芳春·秋望
浣溪沙·蓼岸风多橘柚香
孙光宪 〔五代〕
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
萨都剌 〔元代〕
蝶恋花(席上和孙使君。孙暮春当受)
毛滂 〔宋代〕
殢人娇
眼儿媚
张元干 〔宋代〕
豆叶黄(唐腔也,为伯南赋早梅,复和韵)
木兰花慢
程垓 〔宋代〕
眼儿媚(东院适人乞词,醉中书于裙带三首赵长卿)
赵长卿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