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明代〕
白云湖上华阳山,那得相看不醉还。明日蓬蒿三径没,谁怜长史在人间。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荔枝图序
白居易 〔唐代〕
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元和十五年夏,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双调】折桂令_鹤骨笛洗闲
王举之 〔元代〕
三棒鼓声频·题渊明醉归图
曹德 〔元代〕
塞鸿秋·浔阳即景
周德清 〔元代〕
金字经·胡琴
张可久 〔元代〕
【中吕】红绣鞋_竹衫儿并刀
乔吉 〔元代〕
河传·棹举
顾敻 〔五代〕
点绛唇·厚地高天
王国维 〔近现代〕
卜算子·阻风瓜步
陈维崧 〔清代〕
风急楚天秋,日落吴山暮。乌柏红梨树树霜,船在霜中住。极目落帆亭,侧听催船鼓。闻道长江日夜流,何不流侬去?
谒金门·风丝袅
纳兰性德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