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明代〕
使君春兴满绨袍,綵笔青山对浊醪。望去天回双阙迥,坐来云尽一峰高。
蛟龙出入常风雨,鸿鹄拚飞自羽毛。愧我淹留逢楚客,攀援桂树咏离骚。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鹦鹉灭火
刘义庆 〔南北朝〕
有鹦鹉飞集他山,山中禽兽辄相爱。鹦鹉自念虽乐,此山虽乐,然非吾久居之地,遂去,禽兽依依不舍后数月,山中大火。鹦鹉遥见,心急如焚,遂入水沾羽,飞而洒之。
天神言:“汝虽有好意,然何足道也?”对曰:“虽知区区水滴不能救,然吾尝侨居是山,禽兽善待,皆为兄弟,吾不忍见其毁于火也!”
天神嘉其义,即为之灭火。
【双调】殿前欢_春游上花台
张可久 〔元代〕
千秋岁·淡烟平楚
刘基 〔明代〕
酒泉子·雨渍花零
李珣 〔五代〕
淡黄柳·咏柳
纳兰性德 〔清代〕
点绛唇·蹴罢秋千
李清照 〔宋代〕
临江仙·探梅
辛弃疾 〔宋代〕
西江月·渔父词
华清引·感旧
苏轼 〔宋代〕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