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山鸲鹆,羽㲯毵,声断续。不逐雌雄向空谷,何事孤枝抱寒独。
山桃野竹更芳菲,纵有虞罗也见机。红香落尽忽飞去,深山古木行人稀。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晏子谏杀烛邹
刘向 〔两汉〕
菩萨蛮·劝君今夜须沉醉
韦庄 〔唐代〕
更漏子·春夜阑
牛峤 〔唐代〕
点绛唇·病起恹恹
韩琦 〔宋代〕
长相思·以书寄西泠诸友即题其后
吴锡麒 〔清代〕
永遇乐·落日熔金
李清照 〔宋代〕
临江仙·送钱穆父
苏轼 〔宋代〕
满江红(幕府诸公郊外同集以病不去)
王质 〔唐代〕
临江仙(送王叔济)
张元干 〔宋代〕
念奴娇(丁卯上巳,燕集叶尚书蕊香堂赏海棠,即席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