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顺鼎〔清代〕
迤逦古原,北走雁门,南抵苍梧野。有漕渠,更轴以昆冈。
对重江复关相亚。当盛时、曾闻沸天歌吹,钿车士女争游冶。
看袤广三坟,格高五岳,崇干峻堞云遮。算芜城自古帝王家。
况盐井铜山竞豪奢。五百余年,固护几扃,精妍士马。
嗟。剖豆分瓜。离宫转瞬剩栖鸦。山鬼啼秋雨,霜飙夜吼惊砂。
镇伏虎餐肤,肌鹰厉吻,黄埃白草秋潇洒。问镜槛银扃,璇渊碧树,如今鲜有存者。
祇凝思寂听增悲咤。叹金屋名哇旧娇姹。已春魂、飘尽烟麝。
兰心玉貌豆舍,骨冷腥尘下。抽琴命操,怨歌凄苦,为把沧桑细写。
甚千龄万代休言,又边风、城上寒也。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铁杵成针 / 铁杵磨针
郑之珍 〔明代〕
惜芳春·秋望
乔吉 〔元代〕
清江引·弃微名去来心快哉
贯云石 〔元代〕
定西番·苍翠浓阴满院
毛熙震 〔五代〕
采桑子·花前失却游春侣
冯延巳 〔五代〕
菩萨蛮·春闺
徐灿 〔清代〕
忆江南三首
白居易 〔唐代〕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陆游 〔宋代〕
念奴娇(次刘周翰韵)
姚述尧 〔宋代〕
好事近(秋晚)
赵长卿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