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顺鼎〔清代〕
幽魂咽。东风万古伤离别。伤离别。春江是泪,春花是血。
人家岁岁清明节。关山处处销魂色。销魂色。红时斜日,碧时斜月。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五更断魂曲
佚名 〔明代〕
【双调】新水令 皇都元日
贯云石 〔元代〕
南乡子·归路近
李珣 〔五代〕
归路近,扣舷歌,采真珠处水风多。曲岸小桥山月过,烟深锁,豆蔻花垂千万朵。
更漏子·三十六宫秋夜水
欧阳炯 〔五代〕
浣溪沙·寄严荪友
纳兰性德 〔清代〕
兰陵王·柳
周邦彦 〔宋代〕
贺新郎(僧如梵摘阮)
李好古 〔宋代〕
桂枝香
徐宝之 〔宋代〕
更漏子
石孝友 〔宋代〕
蝶恋花(欹枕)
毛滂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