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曾伯〔宋代〕
荆州咫尺神州,几番得失孙刘手。山河天险,东南牖户,钺何轻授。
泪落碑存,鹤归城是,不堪回首。喜大堤草色,镇长春在,羊与陆、孰能否。
风景依然吾有。柳营深、铁衣闲昼。摩云胜气,追戎马足,走蜚狐口。
往事纷纷,付之蛮触,相忘庄叟。有人焉,中夜闻鸡,剑光正烛牛斗。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汤显祖 〔明代〕
【正宫】脱布衫带小梁州 四景为储公子赋凤阳人春
汤舜民 〔元代〕
长命女·春日宴
冯延巳 〔五代〕
临江仙·烟收湘渚秋江静
张泌 〔唐代〕
鹧鸪天·元宵后独酌
杨慎 〔明代〕
兰陵王·卷珠箔
张元干 〔宋代〕
青玉案·丝丝香篆浓于雾
高鹗 〔清代〕
满江红·蒜山怀古
吴伟业 〔清代〕
夏初临·天龙寺是高欢避暑宫旧址
朱彝尊 〔清代〕
琵琶仙·中秋
纳兰性德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