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大均〔明代〕
相思七十二峰青,云引愁心过洞庭。采罢芙蓉秋月下,回舟何处吊湘灵。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奔亡道中五首 其四
李白 〔唐代〕
函谷如玉关,几时可生还。洛阳为易水,嵩岳是燕山。
俗变羌胡语,人多沙塞颜。申包惟恸哭,七日鬓毛斑。
人月圆·春晚次韵
张可久 〔元代〕
落梅风·蔷薇露
马致远 〔元代〕
清平乐·朱颜渐老
白朴 〔元代〕
诉衷情·莺语
温庭筠 〔唐代〕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李清照 〔宋代〕
武陵春·走去走来三百里
辛弃疾 〔宋代〕
夜飞鹊
陈允平 〔宋代〕
醉桃源
渡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