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主敷皇极,名臣重保釐。千年开泰运,八叶际昌期。
公也山川秀,巍然柱石资。萧何元应昴,傅说又骑箕。
德盛人规范,才隆帝简知。毕公终辅相,方叔暂藩维。
令出风雷动,恩行雨露滋。百司遵约束,多士仰光仪。
老手便繁剧,宠才大展施。劳心虽惕励,退食每逶迤。
勋业今如此,台衡实在兹。讵云追丙魏,直可继皋夔。
望重心逾下,官崇礼益卑。故交虽久暌,葑菲正无遗。
贱子惭庸劣,穷居叹蹇奇。壮心空突兀,末路竟差池。
鄙俗方嗤哂,高情独奖推。赤心真自托,青眼匪公谁。
德较丘山重,恩同鞠育慈。岂惟勤佩服,直欲镂肝脾。
未信终沦落,还当策钝疲。埋光羞匣剑,脱颖志囊锥。
落落乾坤大,悠悠岁月迟。焉能心怏怏,祗是守规规。
自许当雄奋,从来耻伏雌。酬恩尤有地,报德岂无时。
行矣真难负,天乎不可期。愿公多福祉,阅世享期颐。
搦管纾情愫,当缄更忸怩。莫能名大德,聊用识微私。
欲别心尤恋,临岐意独悲。西风吹去棹,翘首又天涯。
(1485—1565)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吴城东无山,唯西为有山,其峰联岭属,纷纷靡靡,或起或伏,而灵岩居其词,拔其挺秀,若不肯与众峰列。望之者,咸知其有异也。
山仰行而上,有亭焉,居其半,盖以节行者之力,至此而得少休也。由亭而稍上,有穴窈然,曰西施之洞;有泉泓然,曰浣花之池;皆吴王夫差宴游之遗处也。又其上则有草堂,可以容栖迟;有琴台,可以周眺览;有轩以直洞庭之峰,曰抱翠;有阁以瞰具区之波,曰涵空,虚明动荡,用号奇观。盖专此郡之美者,山;而专此山之美者,阁也。
启,吴人,游此虽甚亟,然山每匿幽閟胜,莫可搜剔,如鄙予之陋者。今年春,从淮南行省参知政事临川饶公与客十人复来游。升于高,则山之佳者悠然来。入于奥,则石之奇者突然出。氛岚为之蹇舒,杉桧为之拂舞。幽显巨细,争献厥状,披豁呈露,无有隐循。然后知于此山为始著于今而素昧于昔也。
夫山之异于众者,尚能待人而自见,而况人之异于众者哉!公顾瞻有得,因命客赋诗,而属启为之记。启谓:“天于诡奇之地不多设,人于登临之乐不常遇。有其地而非其人,有其人而非其地,皆不足以尽夫游观之乐也。今灵岩为名山,诸公为名士,盖必相须而适相值,夫岂偶然哉!宜其目领而心解,景会而理得也。若启之陋,而亦与其有得焉,顾非幸也欤?启为客最少,然敢执笔而不辞者,亦将有以私识其幸也!”十人者,淮海秦约、诸暨姜渐、河南陆仁、会稽张宪、天台詹参、豫章陈增、吴郡金起、金华王顺、嘉陵杨基、吴陵刘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