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胚媾群育,才蠢各具邻。松茑系枯菀,车辅相舌龂。
一体固金石,况在朋友亲。罗君诗之杰,咽吐谐凤钧。
还闻结交谊,更轶雷与陈。美人热中血,佩药皆外情。
每念城北徐,恻怛来夙膺。日莫望荒邱,瘴雨寒氲氲。
霜绦断挂剑,狐兔游其堙。凄影傍君梦,哀哉隔死生。
死者弦唱绝,生者孤嘤呻。拂缣志鸿雪,旧乐皆苦辛。
想昔揽鸾鹤,脱略云涧滨。柴扉夕山媚,旷座屏杂人。
谷莺叶春响,水茝交远芬。林壑供谐谑,深意无浅樽。
胡为异道路,百年难保存。元气忽沈铄,天衢悲陨星。
庭庐亮如昔,灯火谁共温?岂独恣悲啸,憔悴苏门孙。
一别诀千古,涕泗安能倾?伊余好延纳,诗社张健军。
亦希水醴乐,味饮常浃醇。应刘后先逝,兰蕙遭灼焚。
何如毁珧轸,守默坚闭门。冰天飒枯树,惨淡江东云。
抚卷有同感,悠悠宁忍论。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晋侯合诸侯于扈,平宋也。
于是晋侯不见郑伯,以为贰于楚也。郑子家使执讯而与之书,以告赵宣子曰:“寡君即位三年,召蔡侯而与之事君。九月,蔡侯入于敝邑以行,敝邑以侯宣多之难,寡君是以不得与蔡侯偕,十一月,克减侯宣多而随蔡侯以朝于执事。十二年六月,归生佐寡君之嫡夷,以请陈侯于楚而朝诸君。十四年七月寡君又朝,以蒇陈事。十五年五月,陈侯自敝邑往朝于君。往年正月,烛之武往朝夷也。八月,寡君又往朝。以陈蔡之密迩于楚,而不敢贰焉,则敝邑之故也。虽敝邑之事君,何以不免?在位之中,一朝于襄,而再见于君,夷与孤之二三臣,相及于绛。虽我小国,则蔑以过之矣。今大国曰:‘尔未逞吾志。’敝邑有亡,无以加焉。古人有言曰:‘畏首畏尾,身其余几?’又曰:‘鹿死不择音。’小国之事大国也,德,则其人也;不德,则其鹿也。铤而走险,急何能择?命之罔极,亦知亡矣。将悉敝赋以待于鯈,唯执事命之。文公二年,朝于齐;四年,为齐侵蔡,亦获成于楚。居大国之间而从于强令,岂有罪也?大国若弗图,无所逃命。”
晋巩朔行成于郑,赵穿、公婿池为质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