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燮〔清代〕
驯虎有道心,至今化为石。樵童思天游,往往跨其脊。
虚霆走空窍,洪荒未疑夕。谁将瓮底云,漏作万山碧。
生无丹籍名,肉眼敝尘隙。徒裁羊毛毡,坐俟须鬓白。
阳林无暑寒,元理要堪扼。倘于投足穷,一遇寿光客。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邴原泣学
礼赞 〔明代〕
忆君王·依依宫柳拂宫墙
谢克家 〔宋代〕
谒金门·五月雨
陈子龙 〔明代〕
虞美人·碧苔深锁长门路
王国维 〔近现代〕
碧苔深锁长门路。总为蛾眉误。自来积毁骨能销。何况真红一点臂砂娇。妾身但使分明在。肯把朱颜悔。从今不复梦承恩。且自簪花坐赏镜中人。
临江仙·埋没钱塘歌吹里
魏大中 〔明代〕
埋没钱塘歌吹里,当年却是皇都。赵家轻掷与强胡。江山如许大,不用一钱沽。只有岳王泉下血,至今泛作西湖。可怜故事眼中无。但供侬醉后,囊句付奚奴。
浪淘沙·借问江潮与海水
白居易 〔唐代〕
汉宫春·会稽秋风亭观雨
辛弃疾 〔宋代〕
宝鼎见(云岩师书灯夕命赋)
陈允平 〔宋代〕
望仙门
张抡 〔宋代〕
愁倚阑(又名春光好)
石孝友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