熇日不到窗,平檐蔽新黍。似忘皋上农,挥汗正劳苦。
和薰天阊来,万里不偏阻。清凉持素心,魃气焉敢侮?
枕席巉有棱,霹礰警雷斧。何以樊棘蝇,方驱复潜聚。
岂真琼纱帏,未密花海堵。眩耳声多谗,孰能遂安处?
吾宅当浃江,卑地湿愁卤。往往溽气蒸,病面作焦土。
沴及鶢鶋巢,短翼拓难举。仰赖皇泽仁,聊免堕草莽。
近闻多海祅,七省戒门户。慵黠不畏诛,豢兵等豢虎。
滥及亡命流,招之备行伍。此辈久恃安,轻心那知武?
城头高赤云,乖龙靳甘雨。还虞秋后饥,储粮歉仓庾。
诸君思救时,翻侧有同绪。将何策万全,少为盛世补。
可怜鲰生贱,局身一椽俯。噤口不得开,有掌向谁拊?
柴门晚逡巡,燥叶飒平楚。偶得微籁凉,便思垂袖舞。
愧彼蓉角鸥,恬心贴烟渚。渚底光荧荧,大鹑射南宇。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