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明代〕
夺取燕支山,收得嫏嬛记。一似蕊珠宫,一似汾阳第。
董其昌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双调】寿阳曲_担春盛,问
贯云石 〔元代〕
点绛唇·万顷蓬壶
王国维 〔近现代〕
万顷蓬壶,梦中昨夜扁舟去。萦回岛屿,中有舟行路。波上楼台,波底层层俯。何人住?断崖如锯,不见停桡处。
青玉案·江南秋色垂垂暮
虞美人·触帘风送景阳钟
顾敻 〔五代〕
南乡子·细雨湿流光
冯延巳 〔五代〕
少年游·红稠绿暗遍
杨慎 〔明代〕
蝴蝶儿·蝴蝶儿
张泌 〔唐代〕
南歌子·云鬓裁新绿
苏轼 〔宋代〕
破子
毛滂 〔宋代〕
感皇恩(寿)
张元干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