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中秋月明,六街九陌无纤尘。
先入楼台喧戚里,次经池馆趁游人。
游人宛转无穷已,千门万户秋如水。
处处笙歌玉树傍,家家箫管澄湖里。
汉家天子幸平阳,金蛾宝炬列成行。
吹箫蹋鼓留天女,斫玉烧金煮凤凰。
才子后庭竞度曲,念奴别馆伴诸郎。
铜龙轧轧乌啼早,金屋沉沉秋漏长。
秋漏渐深歌渐阑,感此如何不倚栏。
愿得长侍君王宠,愿得长随玉辇看。
又愿君心如月皎,那知妾貌比花老。
玉盌难收覆地流,东风不著断根草。
可怜今夜长信殿,含酸饮泣悲团扇。
未买相如学阿娇,难将赤凤比飞燕。
香销金鸭妾自烧,泪破红绡君不见。
十回看月九回颦,手把轻纨绕月行。
盘花蜀锦伤心色,子夜吴歌断肠声。
红闺紫塞三秋恨,碣石潇湘万里情。
年年先向离人满,岁岁还依愁处生。
年年岁岁秋自好,独怜娇黛无人扫。
未有容颜斗月华,自分弃掷同秋草。
桂魄有恨不长圆,嫦娥无药应先老。
愿得秋光守翠帏,愿随流景送君衣。
与君并蒂原并吐,与君双凤不双飞。
江南荡子无消息,龙城征成几时归。
胡风刁斗愁闻雁,闺月帘栊懒上机。
亦有当垆敛青娥,授色留宾态转多。
双燕有雏辞社去,孤鸳无偶奈秋何。
已见回文传锦字,更闻尺素托流波。
不道人间恨洛浦,定知天上隔银河。
愁来白帢连巾温,泣罢青衫挟瑟歌。
歌已阕,月西倾,一年看,一度新。
汉武秦皇消不得,却寻方士学仙人。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正义高祖初定天下,表明有功之臣而侯之,若萧、曹等。 太史公曰: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庙、定社稷曰勋,以言曰劳,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积日曰阅。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始未尝不欲固其根本,而枝叶稍陵夷衰微也。
余读高祖侯功臣,察其首封,所以失之者,曰:异哉新闻!《书》曰“协和万国”,迁于夏、商,或数千岁。盖周封八百,幽、厉之后,见于《春秋》。《尚书》有唐虞之侯伯,历三代千有余载,自全以蕃卫天子,岂非笃于仁义、奉上法哉?汉兴,功臣受封者百有余人。天下初定,故大城名都散亡,户口可得而数者十二三,是以大侯不过万家,小者五六百户。后数世,民咸归乡里,户益息,萧、曹、绛、灌之属或至四万,小侯自倍,富厚如之。子孙骄溢,忘其先,淫嬖。至太初,百年之间,见侯五,余皆坐法陨命亡国,丰耗矣。罔亦少密焉,然皆身无兢兢于当世之禁云。
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未必尽同。帝王者各殊礼而异务,要以成功为统纪,岂可绲乎?观所以得尊宠及所以废辱,亦当世得失之林也,何必旧闻?于是谨其终始,表见其文,颇有所不尽本末,著其明,疑者阙之。后有君子,欲推而列之,得以览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