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夏清无暑,幽居静不忙。对书昏欲睡,汲井渴思尝。
林晚闻鸣鹊,朋来自远方。水村围绿树,云窦引沧浪。
鹤闯中门立,荷分别浦香。飞梁虹下饮,浮岛雁低翔。
路袅阑干石,池循宛转廊。古墙缘薜荔,深洞入筼筜。
雨曳三时湿,风搴五月凉。望晴欢昼晵,冒冷感秋伤。
地淖冬青谢,庭阴夜合张。燕闲雏出垒,蜂闹蜜分房。
磬折寒暄叙,盘旋剑佩跄。语音微带汉,习气半离乡。
问讯公卿旧,归寻草泽藏。鸿留泥上迹,萤避日中光。
洗拂东华土,留连北海觞。割鲜羞列豆,舞象缀齐行。
江笛吹杨柳,檐花落豫章。聊为犀首饮,莫数次公狂。
杯面栖鹦鹉,垆腰错凤凰。画图神品异,彝鼎识文详。
算马壶更胜,登丰觯屡扬。工升当瑟坐,仆倦触屏僵。
酒量江河窄,歌声磬筦将。轻刀霏雪鲙,疏布□瑶浆。
箸引银丝滑,盘堆火齐煌。臐膮濡芥酱,饼饀夹鹅肪。
诗句联珠琲,谈锋出剑铓。冥搜深擢肾,苦索窅探肠。
调古才殊窘,吟穷思忽昌。痴心角韩孟,高视下卢王。
自顾山林槁,难齐省署芳。行藏同画虎,游读等亡羊。
径笑终南捷,群遗冀北良。正论高阁束,安用凿坏亡。
大厦谁当任,明时老不妨。乾坤随所寓,江海渺相忘。
底事忧千岁,浮生梦一场。盍簪时有数,秉烛夜何长。
况复抟沙散,无云好乐荒。明朝又南北,落落晓星望。
史鉴(1434—1496),字明古,号西村,别署西村逸史。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人。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书无不读,尤熟于史。一生淡于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荐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辞,一直隐居不仕,隐留心经世之务。每有客人到访,则陈列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古籍、书画名品,互相鉴赏和题签。其收藏处所名有“日鉴堂”。正德间,吴中高士首推沈周,史鉴次之,所作《晴雨霁三游西湖》,为游记文学经典,有《西村集》八卷,见《四库总目》。
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问其价,曰:“止四百。”余怜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噫!以兹丘之胜,致之沣、镐、鄠、杜,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贾四百,连岁不能售。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
金陵自北门桥西行二里,得小仓山,山自清凉胚胎,分两岭而下,尽桥而止。蜿蜒狭长,中有清池水田,俗号干河沿。河未干时,清凉山为南唐避暑所,盛可想也。凡称金陵之胜者,南曰雨花台,西南曰莫愁湖,北曰钟山,东曰冶城,东北曰孝陵,曰鸡鸣寺。登小仓山,诸景隆然上浮。凡江湖之大,云烟之变,非山之所有者,皆山之所有也。
康熙时,织造隋公当山之北巅,构堂皇,缭垣牖,树之荻千章,桂千畦,都人游者,翕然盛一时,号曰随园。因其姓也。后三十年,余宰江宁,园倾且颓弛,其室为酒肆,舆台嚾呶,禽鸟厌之不肯妪伏,百卉芜谢,春风不能花。余恻然而悲,问其值,曰三百金,购以月俸。茨墙剪园,易檐改途。随其高,为置江楼;随其下,为置溪亭;随其夹涧,为之桥;随其湍流,为之舟;随其地之隆中而欹侧也,为缀峰岫;随其蓊郁而旷也,为设宧窔。或扶而起之,或挤而止之,皆随其丰杀繁瘠,就势取景,而莫之夭阏者,故仍名曰随园,同其音,易其义。
落成叹曰:“使吾官于此,则月一至焉;使吾居于此,则日日至焉。二者不可得兼,舍官而取园者也。”遂乞病,率弟香亭、甥湄君移书史居随园。闻之苏子曰:“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然则余之仕与不仕,与居兹园之久与不久,亦随之而已。夫两物之能相易者,其一物之足以胜之也。余竟以一官易此园,园之奇,可以见矣。
己巳三月记。